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王隼 《科学大众》2015,(2):24+87
现时的学生不再满足于枯燥地接受,渴求被理解和表达,在自觉和不自觉中,他们以自我特有的个性和时代特征向教师发起了挑战。面对挑战,教师需要转变固有观念,走下教育圣坛,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课堂中绽放。教师关注课堂的第一步就是真正关注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2.
对高职贫困生开展感恩教育时,首先须明确其感恩的对象和感恩的方式。在塑造贫困生健全人格的内在要求驱动下,贫困生不仅应感恩所在学校,还应对社会、家庭心存感恩。在增进贫困生职业思想意识的内在需要导引下,感恩的方式应落实到贫困生的学习行动和在线职业实践中。经过现实考量,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策略可围绕四个方面来构建:线上与线下协同开展贫困生感恩教育;多形式、多途径增强贫困生求学信心;联系贫困生利益关切点,形塑其专业志向;以暑期实践为契机,实现感恩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3.
农民运动讲习所,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现实斗争的需要,摸索出的一种培训革命急需人才的有效形式。它在办学宗旨、入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探索,实质上是一所新型的革命学校,是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摇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短短几年培养了近千名农民运动骨干,极大地促进了全国农民运动的高涨,对中国革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四个方面作了探讨,指出创新是提高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央苏区社会教育与乡村教育派开展的社会教育,在社会教育的基点、目标、核心及民众参与等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但由于处于不同的政体下,加之对中国社会认识的差异,使二者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教育理念,其实施效果当然是不同的。从社会教育共性和个性这两个维度,对二者加以比较研究,以再现中央苏区社会教育理论的超前性及教育模式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内涵解读的基础上,指出了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时代价值,重点分析了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王隼 《文教资料》2011,(13):73-75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大背景,深刻揭示了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论证了构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时代价值,系统分析了要构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应以怎样的理念、思路、方法和步骤来进行架构,从哪些方面去探索实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