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积物环境质量的评价是当前水环境污染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研究的焦点集中于沉积物中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和生物毒性,而化学形态决定了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这些性质。就上述内容进行了综述和探讨,并介绍了当前水体沉积物质量基准的建立状况。  相似文献   
2.
一、做好观察的准备工作做好观察的准备工作,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基础.(一)准备好教具和学具(二)使学生明确观察目的.意义和任务一般应在观察前让学生明确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等.  相似文献   
3.
我们都知道,数学课本中的每一句话都要准确严密,不允许有丝毫错误和漏洞。小学数学课本也应该这样。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较差,所以,小学数学课本尽量做到浅显易懂是正确的。然而,这应该以不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错误的理解为前提。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和知识的增长,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越来越接近中学生。所以,课本中的语言更应准确无误。因此,对小学数学课本提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学概念,是培养学生判断能力的基础(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内涵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和学习成绩的高低。但是,一提起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有些教师认为就是培养学生注意听讲的能力。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因为注意力是注意品质的总和,它不但包括注意的集中能力和注意的稳定能力,还包括注意的转移能力、扩大注意范围的能力和注意分配能力等。下面谈几点浅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应根据小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一、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二、教师做好语言示范。三、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四、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比如让学生看图说图意、说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过程、说自己编的应用题、说操作方法和过程等。五、培养...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培养记忆能力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培养学生记忆力时,必须遵循人的记忆规律。 (二)实际性原则 实际性原则是指培养学生记忆力时,必须从小学生记忆特点这一实际出发。 (三)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小学生记忆能力不能停留在以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为主的水平上,培养学生记忆力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记忆,由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发展,由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发展,由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很多老师在设计新授课练习题时,虽然题的形式有变化,但是,题的内容却没有变化。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定势。例如,有的老师讲百以内进位加法时,板书课题“进位加法”。设计的每个练习题,个位相加都满十,都需要进位。有的学生算过几个题之后,发现了这个“规律”:这节课老师讲的是进位加法,这节课的每个练习题十位上都要多加一个“1”。所以,这些学生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