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我国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视道德教育的国度。新中国成立至令,教育部和有关部门不仅制定和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大纲》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又把“以德治国”上升到国家意志,并继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主体发展性道德教育以发展人为目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以人为本”理论是主体发展性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需要重视和关注主体发展。教育内容政治化、教育目标理想化、教育观念绝对化、教育方法简单化的传统道德教育忽视对主体发展的关注,需要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3.
中职学生行为习惯欠佳是一种普遍现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两个案例的启示案例一:诺贝尔获奖者的回答在一次诺贝尔颁奖大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  相似文献   
4.
目标、事业、待遇、情感是学校管理激励机制的主要因素。目标因素包括学校目标和个人目标;事业因素包括合理的岗位和对劳动的尊重;待遇因素包括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情感因素包括人本关怀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各因素都通过人的需要的实现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普高持续升温,大学继续扩招的形势下,只有正确认识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才能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技术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职业技术教育只有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具有活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管理是一种激活,是一种整合,是一种协调,以及追求对人的能力的最大量激活,对物质资源的最有效的整合,对财力资源的平衡配置,以求得最佳的状态与效益。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学校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学校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以人为核心的各类教育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进而获得最佳的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