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麦巧 《文教资料》2009,(27):38-39
人名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在现实社会中时由于同名同姓太多、名人效应等原因,人名中经常出现不规范字,使人名的区别性遭到破坏,因此,我们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2.
不规范字指错别字,异体字中的淘汰字、繁体字、二简字及旧字形。出现不规范字是多方面原因造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字本身的原因。要纠正不规范字,就要大力宣传规范字,同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最重要的是提高全民族的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部首刍议     
部首主要用于给汉字分类,从古至今,部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由《说文解字》至《字汇》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部首主要指出汉字的意义所属,凡是属于同一意义范畴的字归在同一部首;由《字汇》至《康熙字典》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的部首既重视表意。又注意到表形,凡是属于同一意义范畴的字,形体偏旁相同的排列在一起;由《康熙字典》至今为第三个阶段,这一时期的部首偏重汉字的形体,主要是为了人们检字方便,只要是具有共同形体偏旁的字即使不属同一意义范畴也归在同一部首。  相似文献   
4.
王麦巧 《教学与管理》2012,(21):142-143
语言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言实践环节,可以为学生创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及早适应社会。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呢?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学术界、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很多学者、同仁都提出了自己  相似文献   
5.
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是指一对反义词在使用时其范围大小,频率高低并不相符,它不同于男与女的使用情况,二者存在3个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是指一对反义词在使用时其范围大小、频率高低并不相等 ,它不同于男与女的使用情况 ,二者存在 3个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所谓“省句”,就是在诗文中运用前人诗文作品中前后相连的语句或诗句时,只用两句中的一句或者四旬中的两句,而被省略的句意已蕴含其中,甚或被省略的旬意,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所在。对这种“省句留意”的修辞手法,笔者姑且谓之“省句”。其修辞效果主要是含蓄并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有利于丰富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8.
陆游生活在宋金战火持续燃烧、人民备受苦难的时代.诗人满怀爱国之情,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心中的激愤显而易见."物不平则鸣",诗人在政治上的壮志百无一酬,就把自己的报国志、孤臣愤诉寄托于诗词,写出了一系列以书愤为题材的诗作,<书愤>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在这首诗里,作者追述往事,审视现实,抒发了当年的抱负和今日的愤慨,全文充溢着作者夙愿难酬的壮怀美.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辅音中存在着多重互补现象,这种多重互补现象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环境,证明[i]、[]、[]同属/i/音位的音位变体。  相似文献   
10.
双宾句是动词可以带两个宾语的动词谓语句 ,表称说意义的“(主 )·动·名 1·名 2 ”句子属于双宾句的一种 ,由正面看 ,它符合双宾句的特点 ;由侧面看 ,它不同于兼语句、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及复指短语作宾语的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