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期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胎教”“零岁方案”等早期教育模式也不断涌现。但是在这令人欣喜的教育潮流背后,却隐藏着一个让人担忧的教育误区,那就是机械的认为教育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忘记了“人的发展”这一教育的根本主题!  相似文献   
2.
一、何为“愤悱”状态所谓“愤”,就是对抽象的事物或者道理不理解,无法将可言传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新的隐含的经验类知识,也就是无法将左脑接收到的语言信息转化为右脑的形象的感悟,有关启动的信息不足。所谓“悱”,就是无法把自我丰富的感受确切地表达出来,或者面对众多生动的形象,无法把握其中的道理或规律,无法将隐含的经验类知识,转化为可以言传的知识。二、如何引导学生到达“愤悱”状态1.展示“似是而非”的问题。这种方法主要是指教师在阐述某一道理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但又不是学生生活的原版复制,而要用新鲜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