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田作 《语文知识》2000,(4):38-39
渠,在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注为“水所居”。这是它的本义。但在古诗文中间,“渠”作为代词“他、它”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如不了解这个用法,单凭字面意思望文生义,便会造成理解错误,甚至闹出笑话。请看下面几例: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有“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宋·杨万里《插秧歌》中有“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插秧只不答”;宋·朱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函数y=x、y=1/x的研究,进而到对函数y=x+1/x、y=x+a^2/x(a〉0),y=ax+b/x(a〉0,b〉0)的研究,充分体现了数学研究和人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探索钻研也是循序渐进地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能力与优化意志品质的必经之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4.
可视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之一,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该文结合自动控制教学中随动系统实验,简单介绍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在自动控制理论实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田作 《语文知识》2001,(8):30-3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创作,距今约二千五百多年。它的出现,展开了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诗经》流传至今,除了丰富的思想性和人民性之外,其语言的生动活泼,音韵和谐,人们乐于诵读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诗经》流传下来的数量众多的成语中得到印证。《诗经》三百零五篇,流传下来的成语竟多达130条。数量之多,为后人使用频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成语,散见于“风”“雅”“颂”各部分。其中以“雅”为最多,计69条,“风”次之,计57条,“颂”最少,计4条。《语文知识》1999年6期曾发表了张顺发先生的《(从诗经)中直接援用的成语》一文,计70余条,本文详加补足,并按“风”“雅”“颂”顺序罗列如下:  相似文献   
6.
例1如图1所示,有两根和水平方向成a角的光滑平行的金属轨道,上端接有可变电阻R,下端足够长,空间有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根质量为m的金属杆(电阻忽略不计)从轨道上由静止滑下,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金属杆的速度会趋近于最大速度vm,则()  相似文献   
7.
民愤对刑事司法审判领域的影响愈演愈烈,有时会严重影响到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实现,成为困扰法官审判的难题之一.实际上,一方面民愤对司法公正产生积极作用,监督司法;另一方面民愤还可能对司法公正产生消极作用,绑架司法.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应该合理对待民愤,尊重民愤,但不应完全顺应民愤,不为民愤所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司法公正,达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9.
10.
“模式补形”是利用已有的表象模式,对新形象进行补形,将局部形象纳入整体形象之中的思维方式,它在物理问题分析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凡是对某一个局部问题进行分析时,就可将其补形为一个完整的物理模型,这样就能比较容易地发现其规律,从而大大简化问题分析的过程.笔者就中学物理中常见的几种“模式补形”的应用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