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体育作为身体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对此,体育教师就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体质,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所谓“体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模仿体育研究者,从体育学习及与之相关的学习或在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专题,搜集整理资料,开展社会调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换而言之,它也是进一步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田兴志 《学周刊C版》2011,(11):118-118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学要遵守儿童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要创设情境.以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要.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因此.体育教学如何给学生创设充分自由的宽松学习的情境.彰显体育魅力.是我们体育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