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首先要了解脑的结构和机能,了解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一、脑的结构人脑大约由140—15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每个神经细胞有细胞体和细胞突起两部分构成。突起有两种:树状突和轴状突。一个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枝分梢同另一个神经细胞的胞体或细胞的突起相接触。神经系统就是依靠这种神经元的联系进行有机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人的认识能力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而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掌握幼儿认识能力发展的特点,有助于幼儿早期智力开发,指导各科教学,为人小学做好智力准备。一、幼儿感知发展特点感知觉是最简单的心理活动,然而是一切智力活动和知识的起源,是复杂心理过程的基础。没有感知,便无法记忆、想象和思考,更无法发明创造。感知的事物越丰富,认识能力发展越快。因此,幼儿时期,应设法发展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3.
前言     
幼儿心理学是学前教育学、幼儿园各科教学法以及各项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也是学好幼儿教育专业理论的重要前提。掌握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有助于幼儿智力的早期开发和人才的早期培养,也有助于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在科学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智力开发、人才培养已成为世界性探讨的课题。我们怎样更有效地进行早期人才培养,已成为改革之年幼教工作者亟待研究的大事。  相似文献   
4.
本讲重点阐述人的心理实质和幼儿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一、什么是人的心理人的心理,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孩子们在听故事时,凝视着老师面容,倾听老师的音调变化,有时还要发问,随着故事情节不断发出喜怒哀乐愁等情感。这看、听、问以及情感变化等,都是幼儿大脑对故事内容的能动反映。这个概念应从以下三方面理解:1.心理是大脑的活动机能,大脑是心  相似文献   
5.
婴儿一呱呱落地,便接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良好的环境和正确的教育,有利于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个性品质;不良的环境和错误的教育则会形成许多不乖行为,进而发展为不良的行为习惯,严重影响优良个性品质的培养。我们曾对两所企业办托儿所和一所民办托儿所的250名婴儿进行了调查,婴儿不乖行为大致有这几方面表现: 1.攻击性行为。有的孩子毫无原因地打人,坐着、坐着,站起来就给对方一巴掌;有的孩子总想自己独占坐位,坐着、坐着,便把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为全民族所掌握。有些语言为世界各国所公用。因此,语言成为各国人民交往的工具。由于人类有了语言,便能掌握大自然的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有所发明,有所创新,使社会不断前进。而言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的过程。言语可分为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外部言语又  相似文献   
7.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基础。这种思维方式不依常规,努力寻求变异,从纵向、横向乃至诸多方面寻找正确答案。幼儿园的计算教学中心任务是: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全过程中,积极训练幼儿的数概念、运算能力,特别要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五、六岁为数概念和运算能力发展的最佳年龄,计算学科自身的规律又可唤起孩子们抽象逻辑思维的潜力。为此,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手法,激发孩子学习热情,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一、激发情绪,引起思考的兴趣,训练思维的流畅性。老师在教幼儿认识1~6的序数时,首先出示了一座“动物大楼”的图,孩子们看到各种动物  相似文献   
8.
一、幼儿情感的发展及培养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周围现实的态度的体验。这种心理过程是由人所认识的客观事物所引起的,爱什么、恨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都是由个人的认识来决定的。幼儿的情感体验,表现出独特的特点:(一)具有易冲动、多变化、易外露的特点。1.幼儿情绪很容易冲动年龄越小越容易冲动。在情绪冲动时,  相似文献   
9.
幼儿神经系统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很不成熟,各部结构都较嫩弱,调节机能正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的平衡能力较差。因此,在全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幼儿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为了让孩子们天真活泼、茁壮成长,我们幼教工作者应该学点幼儿心理卫生知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