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自然第六册第11课《磁铁的性质》继学生认识了磁铁有吸铁的性质之后,继续指导学生认识磁铁有指示南北和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教材的编写思路是:①通过实验认识磁铁有指示南北的性质,然后告诉学生两个磁极的名称。②把磁铁的任意两个极互相接近,然后归纳概括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③巩固磁铁的性质,应用新学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投影法讲好测力计松滋县市小学田道适(434205)学生在学习使用测力计测定力的大小时,常出现操作不规范,读数不准确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测力计实物太小,教师在讲解使用方法时,大部分学生看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对平板测力计进行改进,制成了测...  相似文献   
3.
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尝试着在教学中设置悬念,使教学活动产生强大的诱惑力,点燃学生求知之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自然教学中如何设置悬念呢? 一、利用实验设置悬念 利用实验及相关问题来制造悬念,不但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变学  相似文献   
4.
《小水轮》一课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小水轮转速与水位、流量的关系,该课供学生控制水流的材料是底部钻孔的易拉罐盒。易拉罐在农村并不多见,准备困难,而且在实验中水的落点不易控制,弄得到处洒的是水。 改进的具体做法是:取500ml盐水瓶一个,开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一副,洗净。将输液管截短至40厘米,保留  相似文献   
5.
师:人为什么要不停地呼吸呢?你认为人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一样吗? 生:不一样。(多数学生点头表示赞同)肯定不一样。因为氧气能供给人、动物和植物呼吸,人把氧气吸进去用完了。 师:如果我认为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怎样证明谁的看法正确呢?有同学说人把氧气吸进去用掉了,你们能用实验来证明吗? 生:火柴擦燃了用口吹它会熄灭,这就可以说明人把氧气用掉了。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情境,鼓励发现问题 问题引起思维。善于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前提,学生发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已有经验。教学中要尽量贴近学生已有认识,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渴求。如《电热》的导入,我这样设计:  相似文献   
7.
教学《水蒸气的凝结(一)》一课,学生在讨论“白气”是什么时,通过观察水沸腾时从玻璃管口喷出的“白气”,并与水蒸气比较,都认为“白气”确实不是水蒸气。但部分学生对“白气”是小水珠这一结论提出异义,其理由是:水是无色透明的,理所当然小水珠也就是无色透明的,而“白气”却不具备这些特点,所以“白气”不是小水珠。我一下子让学生弄懵了,因为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完全没料到会出现如此“怪  相似文献   
8.
常见的温度计模型是通过抽拉红布条使之升降的办法显示“温度”变化的。能否使模型更逼真?比如升降的能否是真正的液柱?经过多次思考与试验,我制作了较新颖的温度计模型。现简单介绍如下: 三夹板边角料一块,锯成100×10cm的条形,贴上白纸;废一次性输液器一根,洗净,去掉针头等附件,监速器(即膨大部分)两边的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