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部《红楼梦》,从古说到今。尽管如此,还有一个没被人说到过的话题,那就是《红楼梦》中频繁如梭的语文活动描写,其中直接正面表现各种语文训练的活动就有二十多回次,这些内容占了曹雪芹所写的八十回中的四分之一篇幅之多。其形式有赛诗填词、对子楹联、门额题匾、骈文偶句、戏文赏析、诗眼研讨、谶语偈子、护身符、灯谜、射覆、酒令等等,真是花样百出,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2.
一、识字教学的现状 进入21世纪,识字教学的状况越来越不尽人意,尽管小学识字教学改革实验百花齐放,流派纷呈,但是识字费时多,速度慢,效率低,始终摆脱不了被动的局面,当年吕叔湘先生在世时曾感喟过的现象,今天依然存在。而且,随着办公自动化,网语流行,西语渐进,汉语的规范化更进一步受到挑战,这已为许多有识之士所关注。  相似文献   
3.
4.
一、虚实相生诗意自现虚与实本身是一对哲学范畴的概念,在抒情性较强的作文中,表现为实景和虚景的有机结合与统一。实景能使所描写的形象得到集中充分的表现,虚景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如果只实不虚,势必拥塞呆板,令人窒息;如果只虚不实,便空洞无物,不着边际;只有虚实相生,才能产生无穷的意味和悠远的境界。请看如下实例:①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②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里摘来的两例,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即真幻莫辨、虚实互现。①句中的“姑娘”是实体,“愁怨”是…  相似文献   
5.
汉字浅说     
汉字,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文字。从西安半坡遗址的发现算来,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它的诞生,和后来的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的文字一样,都起始于象形(有的叫楔形),即用简洁明快  相似文献   
6.
诗(以下包含词、曲)中有画,是诗论中众所周知的话题。但诗中有戏,似乎很少有人知道。所谓诗中有戏,即通过一首诗的动作性语言等所表现出来的短小的矛盾冲突,再现生活的形象,以激起读者的情感反应。例如晏殊的《破阵子》:  相似文献   
7.
一、对汉字的正确评估 要拾回开启汉字教学便捷之门的钥匙,寻找学汉字的科学方法,我们必须把汉字的优劣等特征重新作一番全面客观的评估和审视。 首先我们看一看汉字的优势: 1.形义音兼备 从古人的“六书说”我们知道,中国汉字始源于象形字,然后发展到会意字,最后升华为形声字。一个汉字都具备一定的形  相似文献   
8.
9.
长期实践于作文教学.笔者渐渐发现在作文常识之外还存在一些不被人注意的隐性规律。为此,笔者进行了部分总结和尝试.其中有的具有普遍的指导价值.有的只能起些许借鉴作用.还有的只限在高考作文中应付.姑且借用一下时尚名词.谓之“潜规则”。  相似文献   
10.
一、何谓“反押题”作文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时兴一种趋势:故意回避现实的热点问题,淡化时政色彩,有的偏离学生生活学习成长实际,有的超出作文一般审美常理和出题思路,频频出现一些像“忙”“安”等独词、独语、短语式的话题或命题考试作文。其特征表现为通俗、常见、平实等。2008年江苏语文考后第三天,《扬子晚报》登载小、中、大学生、研究生各四篇试写作文《好奇心》,结果一小学生作文才压群芳,得66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