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隋代统一天下后,调整改革了有关教化政策,唐继隋之治,更将天下一变而为政治清明、民物藩息、文化昌盛、教育发达的封建大帝国。固然,唐之所以成为盛世、治世,乃多种原因促成,而其中,采用"守成以文"的统治策略和相应的教化政策治国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国内史学界普遍认为隋炀帝"暴",而唐太宗"明"。但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详实梳理,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他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对于他们的"暴"或者"明"不能简单地以传统观点加以定论,应从多个角度辩证地探究隋炀帝的"暴"和唐太宗"明"。  相似文献   
3.
1936年9月至10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二方面军长征途经陇南成县,在境内休养补给,进行整编。曾在甘肃成县、徽县等地建立苏维埃政府,组织"成徽两康"战役,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游击队等地方武装,为北上抗日、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红军的长征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成县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试论唐与吐蕃战和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与吐蕃战争频仍,从公元714年到公元821年共发生了七次和盟事件,梳理唐与吐蕃战争与和盟的史实,分析唐蕃战争中吐蕃胜多败少但最终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隋唐大运河是沟通南北政治经济文化最具影响力和最具张力的文化传播交流路线。加强文化遗产资源调查、重点保护、强化管理是切实保护好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运河沟通的不仅仅是南北两地之间的交通运输。南北两岸丰富的文化遗产存在是构成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源泉和精神主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