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富贵”这一批评范畴在词学中被关注的程度明显高于诗文批评,这和“富贵”范畴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其本身的内涵及词学批评的特性有关:词的起源(民间、燕乐、秦楼楚馆)决定了词“绮艳”的本色。其繁盛时(宋)的社会风潮、文人时尚又决定了词继续流连与“温柔富贵乡”中。因此“富贵”这一范畴在词学批评中的具体涵义就在于:奠基于词人深厚的学养和博富的才情基础.词创作要既脱却穷酸寒俭之俗态。又不仅仅以镂金饰玉的财富的铺陈刻画为能事。而是超越刘意的“富”的外在形态的描摹,追求天然的“贵”的内在气象和神韵。营造出一种雍容典雅、风流闲淡、含蓄蕴藉、旖旎优美的气韵,如此“格高气逸,韵远思深”,方为真知“富贵”之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后,必然带来两个深刻的矛盾:首先,是国家对创新型杰出人才的需求与社会对本科人才需求多元化之间的矛盾;其次,是大学生的人生自我设计的多元化与高等院校培养规格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产生这两个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统一招生制度和高校单一的培养规格要求。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是建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以及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白寅 《出版科学》2021,29(2):89-98
数字出版专业的设置逻辑应当是:首先,数字出版专业应该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重要支撑;第二,数字出版专业必须基于多种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第三,数字出版专业的主干知识结构应该围绕传播学来建构.据此,数字出版专业有着新的专业内涵:“新文科”理念是数字出版专业精神的核心;多学科知识融合、数字应用技术和文化产品生产技能兼通是数字出版专业学生及其师资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宽厚的理论基础、深度的社会实践和与业界同步的实操训练并重,是数字出版专业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由此,数字出版专业的内涵建设基本方略应为:(1)要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建立一支多学科融合的师资队伍,每一位教师具有多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建构一支“学界”“业界”相融合的“双师型”队伍.(2)要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打破“专业主干课程”与非“专业主干课程”之间的界限,打破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的界限,把教学任务设计和教学安排权力下放到院系.(3)重视教学平台建设,引入最先进的智能数字设备,建构多功能的融媒体平台,让学校实验室平台与业界实务平台良好接人,使其能与业界实务平台同步升级.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后,必然带来两个深刻的矛盾:首先,是国家时创新型杰出人才的需求与社会对本科人才需求多元化之间的矛盾;其次,是大学生的人生自我设计的多元化与高等院校培养规格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产生这两个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统一招生制度和高校单一的培养规格要求.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是建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以及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6.
基于社区的在线问答平台(CQA)在大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和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不断扩大的城乡贫富差距使城市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已经异化为不同的群体,而这些群体对于CQA的态度和接受度是否存在差异还缺少相应的研究。已有一些调查文献证明CQA系统对大学生自身成长具有积极的效应。这种效应在城乡大学生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农村学生对于CQA平台的态度和认知与城市学生相比有哪些不同?一项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自我决定理论的问卷对此进行了调查。在偏最小二乘的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分析下发现:相比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从CQA的改进中所获得的收益较少;而相比于有用性,CQA在易用性方面的改进对学生的能力成长有着更为显著地效果,尽管目前系统在易用性上的表现还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7.
梳理诠释学意义上的对文本的理解,考察文本意义生成的基本因素,是界定文学批评任务的首要环节。文本的意义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来源于前文本因素的作用,是读者对文本的价值评估和对作者意图的揣摩、意会;第二层面来源于文本同步因素与后文本因素的综合作用,是读者对文本的时代背景的理解与认知,对自己的审美感受与知识结构的联想、调整甚至于改变,以及向他人所作的解释性的描述;第三层面来源于后文本因素,是读者在一定的提示和启发之下产生的创造性联想。由此,批评的任务也可界定在考辨性批评、诠释性批评、创造性批评三个基本层面上。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有关谣言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口传媒介而言的。口传媒介与网络媒介在传播中的最大区别在于:口头传播的对象是确定的和人格化的,传受双方的关系明确,他们之间在传言之际伴随着包含大量情感投入的人格互动,因此,一则信息的信度是信息内容信度和信源信度的综合结果。网络公共空间上的传言对象往往是不确定的和非人格化的,因此,网络流言的信源信度主要和其内容本身的信度相关,而与传播者的人格无关。同时,由于人格互动的缺乏,人们往往缺少在网上发言的动力(因为网上没有人会指名点姓要你发言),因此,网民要参与流言传播必须具备比口传环境中更强大的动机,只有在特别而且强烈的触动下人们才会在互联网上奔走相告。基于此,本文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和调查实验验证了如下假设:一,只有那些符合接受者心理预期并与认知结构相匹配的信息才可能被认为有信度;二,不满情绪的宣泄是非人格互动环境下表达意见的主要动力;三,涉及社会重大利益关切或触动社会主要矛盾的信息才会引起互联网上的集合性行为。  相似文献   
9.
广义的“网络诗人”是指“上了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网络影响的诗人。“受到网络影响”主要是来自两方面的:一方面是网络技术,如多媒体、超文本链接技术对诗人创作的影响等等;另一方面则是网络诗歌受众的文学素养、审美趣味反过来对诗人将在网络上发表什么样的作品、得到什么样的反响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无论是不具备职业诗人头衔的“民间行吟者”,还是以专业写作为职业的“精英”诗人,其共同点是都应该具备“才识胆力”的基本素质,对客观世界有着敏锐而丰富的内心体验。“一举成名天下知”是众多网络诗人的角色期待,但网络诗人只有洗涤了急功近利的尘障之后,才能最终沉淀下来,穿透一切浮躁和喧哗的表象,以“绝假纯真”心灵倾诉在网络诗坛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