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利用晶场理论中的点电荷-电偶极模型,从“孤立络离子”近似下Cu~(2+)的光学性质和磁学性质的研究出发,探讨了晶体中Cu~(2+)-Cu~(2+)离子间相互作用对电子顺磁共振谱(EPR)的影响。以Cu(detc)_2晶体为例,首次用SCF-d轨道理论,解释了前人没法定量解释的零场分裂现象,建立了考虑Cu~(2+)-Cu~(2+)间相互作用后自旋哈密顿参量和晶格参数间的关系,从而首次从理论上给出了从孤立络离子近似到存在离子间相互作用时晶体的EPR谱的统一解释。计算结果表明:对于Cu(detc)_2,考虑Cu~(2+)-Cu~(2+)对的影响后,g-因子不变(这与实验结果符合),而零场分裂主要是旋轨耦合、晶场对称性以及Cu~(2+)-Cu~(2+)对间交换作用联合作用的结果。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C_i点群对称下的晶场势表达式,推算出C_i对称下的晶场微扰矩阵元;并利用点荷模型对(NH_4)_2Ni(BeF_4)_2·6H_2O晶体的光谱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较为符合。对在解释这类物质的光吸收谱分裂方面所流行的观点,即用简化的O_h点群对称晶场上加上自旋—轨道耦合的观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垂直于光轴的物经透镜成象的问题,无论是单透镜还是双透镜或者透镜与反射镜组合,中学生都比较熟悉,但对倾斜物的成象则很少见,在今年我省物理竞赛中选了这样的题目,对于扩大学生眼界是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