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中的“再创造”应是教师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在“数学实验”过程中,凭借自己的“数学现实”,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模拟性地创造各种运算法则,或是发现相关的数学规律的过程。因为数学学习是学生基于个人的“数学现实”,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等“数学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认真填一填:(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题目很简单,可要仔细哟)1.如图1,∠1=度2.已知:在△ABC中,∠C=55°,∠B-∠A=10°,则∠A=度,∠B=度3.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234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4.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角度数的和为2750°,它是边形5.如图2,输电线路支架都采用三角形结构,这样做依据的数学道理是6.四边形ABCD中,若∠A、∠B、∠C、∠D中,每个角均比后一个角小30°,∠D最大,则∠B的度数为7.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3、x,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8.如果一个多边形…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中的“再创造”应是教师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在“数学实验”过程中,凭借自己的“数学现实”,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模拟性地创造各种运算法则,或是发现相关的数学规律的过程。因为数学学习是学生基于个人的“数学现实”,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等“数学化”的过程,进行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活动;而且,解决数学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最主要形式,本质上就是探究活动中的“再创造”过程。下面笔者结合课改实践中的经验,就数学课堂实施“再创造”教学的策略谈一些肤浅体会,以期抛砖引玉。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