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推进多样化教育 适应多样化需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的摈弃和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的到来,以及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快速步入大众化,走向国际化。在内在的驱动和外来的压力下,多样化教育正在向我们走来。 一、正确把握多样化教育的目的和内涵 实施多样化教育,目的就是要让教育工作适应社会的多样化人才需求,适应学生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精英教育:量与质的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存,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基本特征.然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具有特定内涵和意义.本文侧重从量和质两方面论述,着力探求精英教育的科学内涵,为我国实施精英教育提供理论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浅议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到来不久 ,我们面临着传统的教育观念、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教育模式与经济转制时期市场人才多样化需求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 ,但本科教育究竟如何实施才符合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需要 ,对于一个具体的教学单位 (例如专业或学院甚至学校 )而言 ,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社会调查分析为了真实了解社会对本科人才的要求 ,我们组织了一次有关机电类人才培养的社会问卷调查 ,包括 30 0多个用人单位的信息调查表和 1 0 0多份我校机电类校友的现状调查表。调查对象包括国营 ( 36% )、民营 ( 4 1 % )、合资 ( 1 7% )及其它 ( 6% )。1 .用人…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教育质量与教学评估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高等教育走进大众化阶段的过程中,伴随着整个国家的对外开放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巨大变革,传统的和现代的观念发生着激烈的冲突,尤其是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催生了各种价值观和质量观,其中包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和认同程度发生了诸多的分歧。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从未像今天那样受到国人的关注,已凸显为当今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之一。质量是永恒的主题。科学地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进行再认识,正确地把握质量的内涵,是构建长效的质量保障机制、实现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高等院校在教学改革和管理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页开卷”,是浙江工业大学最近推出的新型的大学课程考试方法。这一考试改革举措推出后,新华社、《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为此作了报道并发表评论,国内高校对此也广泛关注。这一考试方法的简单改变,竟能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甚至有人说“这是一场考试的革命”,说明了什么呢?也许用一位同学的话来讲最能说明问题:“早该这样了”。看来,考试的革命,已让人等得太久了。  相似文献   
6.
多样性人才培养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的属性,决定了教育是社会需要的统一性和个体需要的差异性相结合的统一体。但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人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的要素,也被纳入统一的经济计划之中,于是,教育的工具功能被强化,统一性成为那个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和教育的日渐国际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人的作用和价值被赋予新的内涵,“以人为本”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高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本科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向成为一个新问题。本文从当前我国经济、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变化等方面,结合社会调查结果,分析了影响工科本科专业教育发展走向的深层次因素。提出了对工科本科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的看法,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校本评价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科教育质量事关高校发展的大局,高校如何以学校为主,建立起有效的制度和载体,客观地评价自身教学质量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下高校走内涵发展道路的时代要求。本文从校本评价的内涵和特点入手,提出基于校本评价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使得教育质量评价成为高等学校的一种内生机制,为我国开展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套具体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