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作文篇数过多、训练过量是学生厌倦作文的重要原因.一些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接受能力,盲目增加作文篇数,一天一篇日记,一周一篇周记,节日要写节日见闻,寒暑假要写假期记事……还有的老师信奉什么“读一篇,写一篇”的读写同步训练,使学生整日为作文而疲于奔命,苦不堪言,何谈兴趣?  相似文献   
2.
3.
叶圣陶先生说过:“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重要的,按作者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在阅读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探索文章思路的规律,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把握文章中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是当前学校面临的主要任务。将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积极地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网络化教学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一旦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较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和负担过重的感觉。因此,在设计数学习题时,要把兴趣作为内在的“激素”,让学生主动、愉快、积极地做题,提高作业效果,减轻作业过重负担。新——提供新颖的形式引起兴趣 1.题型新。目前课本中的题型几乎被计算题、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能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本文试就整合的三个问题做探讨。  相似文献   
7.
8.
一、“起点”的引起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应注意“起点”的艺术性,使它统领全篇,辉映全堂。如教学《赵州桥》一课,出示赵州桥的图片之后,板书词语“赵县洨河”、“赵州桥”、“世界闻名”、“设计建造”,要学生用这些词语说一句意思相同、句式不同的话来介绍李春。这样的起点就引起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部分生字新词,作了组词成句练习,而且也提高了初读阶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曾听一位教师讲《圆的周长和面积》一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堂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教学后,这位教师出了如下一道复习题给学生解答:下图中的圆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相等,已知圆的周长是12.56cm.求长方形的长。  相似文献   
10.
文章的条理指作者围绕自己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所显示出来的思路。要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理清文章的条理,在作文中有一定的条理,应教给学生理清文章条理的多种“学法”。一、事序法就是按照客观事物本身发生、发展的顺序去分析、去构筑文章的条理。如《抢险》,作者围绕人们齐心协力就能克服困难、夺取胜利这个中心,将文章的条理安排了三大部分。先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