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并提出在思政课授课过程中要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高校思想政治课具有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功能,其蕴含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道德法律修养、中国革命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知识,具有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加深其民族自豪感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价值意义。但在真正实现思政课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过程中,高校仍将面临理论知识重复性过强、知识传递方式单向枯燥、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与知识传播手段落后的现实困境。在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当通过创新针对性知识内容,提高思政育人吸引力、深化知识内涵理解,实现理论与观念转化、构建系统教学体系,促使育人价值全面发挥以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思政价值施展空间等创新路径来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基于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大理学院、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云南高校(含高职高专院校)1,064名少数民族一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从“文化中断”视角探讨傣族大学生的高等教育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傣族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主要出于个体对社会适应的需求;从就读学校类型来看,一半以上的傣族学生选择高职高专院校就读;从性别上,傣族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远远高于男性;学校教育的“一元化教育模式”造成傣族学生在学校教育前后出现了两次的“文化中断”。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教师教育课程思政,为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发展指明新的方向,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培养的内在前瞻性。教育机构应针对教师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围绕对教学理路与实践探索分析,构筑课程教学实践发展的新体系,充分运用深化教育资源挖掘、强化教师自我评价与加强动态平衡教育思维培养等策略,推动教师教育课程思政的多元实践,满足教师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多方面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升本与转型是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必然选择.如何发挥地缘优势,办出特色,培育特色学科专业,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较快适应升格和转型,是当前十分紧迫且又不容回避的课题之一.以思茅师专升本转型为切入点,合理定位,立足地方,以特色求发展,探索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