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正>我自问也算是个经验丰富、处变不惊的资深班主任了,可新接的这块“烫手山芋”还是让我重温了“菜鸟”年代的焦虑与恐惧:有女生会在课堂上无缘无故号啕大哭,有男生会抡起凳子砸向同学,有在上学时间偷偷溜出校门的,有上课发脾气骂老师的……然而这还不是最让我头疼的,更糟糕的是来自家长的敌意:孩子受委屈了回家哭诉,  相似文献   
3.
瞿春红 《科学教育》2007,13(5):26-27
对于生命科学教学每所高中基本上均面临着这样情况,学生高一、高二不重视,到了高三选物理、化学不行就只能选生命科学,到了高三开始才着手重视这门学科。在短短一年不到时间如何能使学生用相对较少精力去获取更多收获,这是所有生命科学老师不断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任教高三已有五年,在这五年的教学中,我不断探索,改变并实施各种教学策略取得了不错成绩。本人就我认为最为行之有效的几种策略做简单介绍。1教学内容结构化高考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是依据教学大纲并参考有关教材慎重选择的,大部分应该属于基础型题目,在高三复习阶段我的做…  相似文献   
4.
<正>雨天,收到家长一条信息:“瞿老师,帮我看看娃带伞没?”因为不在学校,我顺手将信息转给副班,请她帮忙问问。副班觉得不可思议:“瞿老师,你怎么连这种事情都在操心?我越来越感觉你像个幼儿园老师。”这话让我莞尔,翻翻我的微信聊天记录,还真有点像。  相似文献   
5.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越来越重要。去年我新接手一个班级,这个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差,缺乏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不能认真制定并按时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经常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也不能独立自主地完成老师交办的其他学习任务。我多次进行教育引导,但效果不明显。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6.
瞿春红 《班主任》2020,(3):48-4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让学生们走出校门感受“立体式学习”:田野、工厂、军营……带着问题,拓宽视野,形成认知.实现愿望。但现实总是很骨感,真实的研学旅行往往更容易陷入“只玩不学”的尴尬状态,孩子们一机在手,都专心致志地做起了低头一族,眼中哪里还看得见美景?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正>所谓“感知力”,指的是对自己内部、外部世界以及他人的内心,敏锐地感知、觉察和理解的能力,以及能够有效整合这些信息,做出判断和思考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我监控,能敏锐地感受自己身体情绪的细微变化;共情他人,能切身体会别人的心情、想法、感受;外部沉浸,能自主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外部的环境中,体验和感受外部世界的种种细节。一个拥有感知力的教师,往往能对事件具有更准确的判断能力,从而引导教育走向正确的方向,方向对了,教育效果往往也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8.
学生总是抱怨作文难写,没有题材。于是在一次师生共同写检讨的活动中,我开始和学生一起写作文:我写1000字,他们写400字。后来,他们虽不是每天都写,我却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必须在一周内完成四篇文章。这样,当学生再说400字写不到时,我就现身说法,告诉他们我1000字都写了,更何况他们的400字!但也常有学生“狡辩”“:你喜欢写,也会写,当然难不倒你了。”喜欢?该怎么告诉这群孩子,很少有人天生喜欢写作?写作是一件很累的事,特别是想写出好的文章。或许对于那些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写作确是乐事。但是,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一个普通人,偶尔心血…  相似文献   
9.
<正>上学期期末,徒弟被家长联名举报,说她不会带班,教学质量差。冤枉的是,徒弟所带班级在年级中各项考核名列第一,自己教的语文也是年级第一。校长把这些成绩公布出来时,家委还不相信,认为校方刻意包庇。校长提醒徒弟要主动和家长们沟通,徒弟闻言更委屈了:“我每周都主动联系的,是他们爱答不理呀!”吐槽失败的家校沟通时,徒弟数度哽咽。“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徒弟与家长们之间却竖起了一堵冰冷的隔阂之墙,只有打破这堵墙,家长们才能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家校沟通才能有效,家校教育才能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0.
瞿春红 《班主任》2023,(12):52-53
<正>班里男生小A简直是个“爱哭鬼”,作业做不好要哭,听写错误要哭,课文背不出要哭,更别提他和同学们的各种矛盾冲突导致的哭泣了。每次看着他哭得那么伤心,我就忍不住感叹:“他这颗‘玻璃心’得有多易碎啊!”有一次足球课上到一半,他号啕大哭地被足球老师带到我的办公室。足球老师把我拉到外面,悄悄问道:“瞿老师,这个学生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怎么每节课他都要哭?男生之间踢球时磕磕碰碰很正常,别人都没什么,可他的反应怎么总是这么大!”是啊,我也很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哭得那么伤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