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各国文化   3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南宋严羽以“气象”二字概括盛唐诗歌的精神风貌与美学特色。人们认为,盛唐气象是当时文化精神在诗歌领域里的显现,儒家积极用世精神是盛唐气象的主调。然而,既然盛唐多元文化互补调和共同支配了那一时代诗人的行为出处、思想观念和文学创作,那么盛唐气象自然也应包蕴着其它文化基因。道教文化曾是盛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认为研究盛唐气象的形成,也应该注意到道教文化对盛唐诗歌艺术风貌的影响。笔者认为盛唐诗歌中充满人生乐观和富于艺术想象与道教文化的影响有密切联系,本文试对此作粗浅探讨。                …  相似文献   
2.
石云涛 《寻根》2008,(2):126-133
2007年深秋到许昌讲学,故地重游,朋友们知道对我最好的招待不是鸡鸭鱼翅,而是寻幽探胜,便要安排一个寻访古迹的活动。诸位仁兄推荐,最值得去的地方是禹州周定王坟(当地俗称“定王陵”)。  相似文献   
3.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向被看作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品,为文学史家所注意。但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亦即词人是在什么情绪支配下创作此词,词借赤壁怀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这个与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风格有密切关系的问题,人们的见解却并不一致。《蓼园词选》论此词:“题是怀古,意是谓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研所编《中国文学史》谓“词的基调应该说是健康乐观的”。细绎其意,前者以为是悲观,后者以为是乐观,两者见解恰相抵捂。但我们联系苏轼当时的处境和心情,体会词里所流露的词人的思想情绪,又觉得都不尽吻合所以想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大家。  相似文献   
4.
唐代开元、天宝时期,随着边防形势的变化,唐初临时性统帅远征的行军大总管最终演变为常任久戊的大军区行政长官、将军府署机构由临时变为常设,称之为边镇幕府。其僚佐选用保留了前期行军幕府表奏辟署制度,幕职的署用要由节帅表荐于朝廷,经朝廷批准方正式任职。但随着由行军幕府的临时从征变为边镇使府的驻守从事,幕府职称性质则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行军幕府中,幕职是临时奏用的差遣之职,而在边镇幕府中,幕职成为实职。边镇幕府僚佐起初常以节帅管内州府郡县官吏兼充,其后则又出现节帅为之奏请朝衔和宪衔。同时,比较前期行军幕府,其辟署对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入幕人员的官品名位有向高层次发展之趋势,体现了朝廷对边事的重视和对边帅的优宠。  相似文献   
5.
李白曾以诗的语言概括陶渊明的生活,说“陶令日日醉”,(《戏赠郑溧阳》)也有人说陶诗“篇篇有酒”。(肖统《陶渊明集序》)的确,饮洒是陶渊明的显著特点之一。陶渊明的饮酒不同于没落阶级的消极颓废,它表现出在晋、宋易代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一位封建知识分子思想的复杂性。分析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陶渊明,有着十  相似文献   
6.
古代边塞诗起源于何时?论者或以为起于隋代,或以为起于六朝,或以为起于乐府古题。说法不一,皆未溯流探源,说中肯綮。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以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为特定表现内容的边塞诗的产生与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盛唐是边塞诗繁荣发展的时期。但论者说:“边塞生活不始自盛唐。”那么,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以及反映了这种战争生活的诗篇最早又始于何时呢?我们以为,古代边塞诗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它源远流长的传统应该追溯到《诗经》时代。  相似文献   
7.
曹植的《洛神赋》写于何时?序文中说:黄初三年,余朝京师,归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日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这似乎很明白了,可是,《文选》李善注又说:《魏志》曰:“黄初三年,立植为鄄城王.四年徙封雍丘,其年朝京师.”……《魏志》及诸诗序并云四年朝,此云“三年”,误。一云《魏志》三年不言植朝,盖《魏志》略也。可见,把序文中的“黄初三年”作为《洛神赋》的写作时间,还有“误”与不误的争论。北  相似文献   
8.
石云涛 《寻根》2010,(1):136-141
<正>天下石室第一墓我在商丘讲学期间,在商丘师院文学院院长王增文教授陪同下,参观了梁王汉墓。西汉梁国王墓群散布在豫东永城市芒砀山诸山上,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位于保安山主峰上的梁孝王刘武及夫人李王妃墓,山的东南角被叫做立山头的地方是梁共王刘买墓。导游带我们首先看的是有"天下石室第一墓"之称的李王妃墓。  相似文献   
9.
人参琐谈     
石云涛 《寻根》2002,(6):61-63
中国人早就发现了人参的价值。“参”古作“葠”,又作“葠”。在中国,至迟在汉代的文献中已有人参的记载,如《春秋运斗枢》、《礼斗威仪》、《异苑》等。南朝梁代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中称为“人微”,有人认为“微”乃“葠”字之讹。所以叫“人参”者,李时珍在他著名的《本草纲目》一书中说:“年深渐浸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葠、神草。”他说:葠“亦浸渐之义,葠即浸字,后世因字文繁,遂以参星之字代之,从简便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唐代政治体制的变动这一背景之下,考察唐代幕府辟署制度之性质、地位与作用。重点论述唐后期藩镇幕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