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近期部分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有的人甚至认为邓小平同志的“先富”带共富的思想过时了甚至失误了。笔者认为,邓的这一思想并没过时,仍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导思想。目前的部分收入差距过大现象的产生有其客观现实的原因,与邓小平同志的“先富”带“共富”的思想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时间、空间当中,这是千古不变的永恒定律,而当人们反过来思考何为时间、何为空间这个命题时,却出现了许多困惑,正如哲人圣奥古斯丁曾写道的那样:“无人问我时,我深知何为时间;一旦要我解释时间,我却一无所知。”唯心主义的代表康德认为,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的非经验得来的先天的直观形式,抽去人类的感性,它们就不存在了,它们“只属於直观的形式,从而只属於我们心灵的主观构造,离开了它,它们就不能归于任何事物。”——这种主观唯心主义从根本上否定了时  相似文献   
3.
中国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需要,为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使之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以解决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各种相关的社会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养老、失业、医疗等领域的改革已取得显著成绩,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未来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市场经济论之构建方向愈见明朗;关于建构中国经济学是否必要之争众说纷纭却有"重叠共识";科学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学范式只是外生概念还是核心理念引起学者关注.其实质均涉及在理论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核心价值观等与市场配置资源方式之内在契合.本文提出将科学发展范畴群融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以夯实其基础,为破解上述问题探索学术路径.  相似文献   
5.
《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一部重要经典著作,是恩格斯为了同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杜林论战而写作的,开始是以论文的形式于1876.9-1878.6月间陆续刊登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机关报《前进报》上.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批判了杜林的一系列错误观点,同时,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内含,其中在《哲学编》中,针对杜林关于宇宙有限论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宇宙无限的著名论断。论战极其精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思索的同时也引出许多争…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利率杠杆功能的发挥情况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看,利率的变化对投资、消费、汇率和国际收支有直接的影响.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准利率,带动银行信贷和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引导经济主体调整经济行为,最终促使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发生改变.但在中国经济运行的现实中,利率杠杆的政策效应并非完全遵循以上的理论阐述,而是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率市场化作为我国利率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伴随着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不断推进而逐步深化的。随着市场取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越来越强化。为了有效的发挥利率的价格信号作用和经济杠杆作用,客观上要求中央银行必须逐渐从贷款规模控制为主过渡到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这就必须按照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采取渐进的改革方式。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的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恩、列、毛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商品经济关系的探讨,而且他们每个人都给后来留下了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邓小平同志继承了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本国的实践经验,最后得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这一突破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略论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社会保障的筹资问题进行纵、横两个方面的分析,指出筹资模式的选择对一国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固然重要,而关于资金的保值、增值等一系列管理问题则更加重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意见及见解。  相似文献   
10.
亲属称谓不仅是词汇纽带,也是社会关系与文化传统的一面镜子。本文在调查与整理的基础上,对重庆巫山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语进行描写与归纳,综合其构词特点,概括其文化特征与内涵。同时,也对亲属称谓语在巫山方言中的历时演变稍作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