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正> 声律,是诗文表达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声律,即文学作品的声音、节奏的规律。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声调规律。汉字是单音方块字,字的声调差别很明显。声调也叫字调。每个字,因发音高低升降的不同,便构成声调的不同。写文章运用这种声调的不同,以体现文章内容的感情色调,加强作品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近月来,重读了《人间词话》,并翻阅了一点资料,随手写了点笔记。现在,把笔记加以整理,稍稍集中地谈三个问题:一,对王国维自杀问题的看法;二,漫评《人间词话》;三,试评王国维的词. 一  相似文献   
4.
《拾零五》吕碧城的异域风光词,标志着她创作的最高成就,为词苑增光添彩。碧城在上海经商致富,有了出国旅游的经济实力;她能操英语、法语,自然助成她选择欧美为旅游地域;她行前捐“献十万金助红十字会”,是为此行想制造点国际影响作铺垫,这也是明显的。碧城旅游,所到之处皆欧美  相似文献   
5.
[注释]题解:卫岗,村镇名,属江苏丹徒县,位于镇江至句容的公路上。一九三八年四月,陈毅、粟裕等同志率领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挺进苏南。六月中旬,粟裕同志率领的第一、第二支队先遣队在卫岗与日寇初次遭遇,我先遣队利用有利地形,乘夜凭险伏击,获胜。陈毅同志在高淳,得捷报,作此诗志喜。  相似文献   
6.
读《文心·事类》篇,写了几条笔记,题作“说《事类》”,意在辩白几个问题. 一、刘勰笔下的“事类”“事义”,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六朝文士的笔下出现了骈文,而当时却没有“骈文”这个名称;称六朝文为骈文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原道》臆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原道》一文,解说者意见分歧。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刘勰本人没有把问题说得十分明白,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这里,我想根据《原道》本文,指明其论述含糊的地方,并由此谈及刘勰的文学观问题。这,或许对理解《原道》,有点益处。“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序志》)。论为文之用心,而要说明“文原于道”。《原道》主旨即在这里。《原道》之“遭”是什么?刘氏自己所作的答案是混乱  相似文献   
8.
说“定势”     
《文心雕龙》第三十篇以“定势”两字标题,刘勰阐述时,在比喻一通之后说,“文章体势,如斯而已。”可知“定势”应视为“定体势”的省略。文章的“体势”指什么?在创作过程中怎样确定文章的“体势”?刘勰提出“定势”论有没有针对性?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目前,研究者对《定势》中“体势”的理解,颇有分歧。这里,愿就研习中的一得之愚,析而论之,以就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9.
论证吕碧城祖籍为旌德,但她毕生从未到过旌德。不可以以讹传讹;碧城初闯天津,乃时势造英雄,英雄本人局限性较大;碧城在沪,经商致富平议;杂评碧城皈依佛法后的言行;选析碧城异域风光词、咏物词、题画词、本事词、和韵词若干首,以见她的填词本领。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有人认为《二十四诗品》是明人怀悦所作,本文从版本上证明载有《二十四诗品》的《诗家一指》非怀悦所作,怀悦只是其刊行者,并对“怀悦说”所持的若干论据有所驳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