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只有预设而不见生成。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预设和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预设好的教学预案.是为了在课堂中得到完美展现.但“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卢布姆)这必然要求教学活动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教案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发生活资源,带着同学们走进数学的天地,做到课内外知识与生活相连,让学生感知生活,让学生亲近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做数学”、“用数学”和“再创造”的过程,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创设易于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积极进行思维活动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