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禹建湘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5):13-16,57
我国20世纪90年代一批女性作家在西方女权主义影响下,在作品中张扬同性之爱,以此来“虚化”男人,达到反叛男性社会的目的,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学价值。但由此,她们丧失了对人文精神和历史理性的关照,这也是值得深思和警惕的。  相似文献   
2.
梅山傩面具是梅山傩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更是梅山文化的一个标识。我们可以从梅山傩面具的起源和变迁、分类、特点各层面揭示出梅山文化的生命灵魂崇拜、自然图腾崇拜、原始宗教信仰3种文化内涵和价值,并由此制定4个市场开发策略,即开发制作梅山傩面具工艺品、规划建设梅山傩面具博物馆、创作具观赏性的实景演出大戏、还原真实的梅山傩文化民俗村落。  相似文献   
3.
一些理论家批评作家在历史理性和人文精神的选择中出现困惑和迷惘,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晚生代”作家开始另辟蹊径,抛却了对历史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苦苦探索,转而投身到“本我精神”的执着追求,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远离了社会主流,其实,“本我精神”中同样包含着普遍的人类情怀和历史理性。  相似文献   
4.
阎真的长篇<因为女人>描绘了柳依依从一个纯真的女大学生衍化为的怨妇的人生轨迹,描绘了女性的情感生存在自由化欲望的时代语境中所遭遇的严峻挑战.小说展示了女人被性对象化现象,揭示了女性反杭的无效结局,预示了女性悲观的未来.小说以细腻而冷静的笔调塑造了女性严峻的当下生活图景,体现了阎真对女性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5.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张承志的“抗战文学”论 ,都旨在解构西方霸权主义 ,反抗帝国主义压迫 ,表现出浓厚的东方意识和抵抗意识。但是 ,后殖民主义理论并不主张在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 ,即中心与边缘文化之间进行二元对立 ,而是对话 ,比较起张承志“抗战文学”论绝决的抵制和不合作精神 ,以及那种强烈的与西方保持对抗的民族主义思想 ,两者有着巨大的认同差异。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文学经历了先锋文学,新写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冲击波,民间化等历程,在这一历程中,英雄主义被有力地消解了,但正是这种消解,才有文学精神和激和呐咕,重塑英雄主义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7.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张承志的“抗战文学”论,都旨在解构西方霸权主义,反抗帝国主义压迫,表现出浓厚的东方意识和抵抗意识,但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并不主张在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即中心与边缘文化之间进行二元对立,而是对话,比较起张承志“抗战文学”论绝决的抵制和不合作精神,以及那种强烈的与西方保持对抗的民族主义思想,两者有着巨大的认同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大众传媒中,女性的主体的地位受到挤压。即使在女性专有的传媒中,也并不意味着女性的主体已确立。女性只有在新技术中脱颖而出,才能在传媒中与男性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9.
身体写作在女性主义看来,是一种将文本与生理的愉悦紧密联系起来的写作方式,而在以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后现代语境中,由于对身体新的哲学认识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身体转化成为新的美学对象,形成身体美学。在女性主义和身体美学化的双重语境下,身体写作具有如下内涵:一是身体写作是女性主体确立的一个标志;二是身体写作并不是要用物质的身体来取代语言的创造,而是一种女性对话语权的争夺;三是身体写作把私人领域转化为公共领域,从而与他者建立联系;四是身体写作使身体成为本体,形成新的身体诗学。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文学的内涵及其特点都是基于社会性别.从长远的斗争目标来看.女权主义要用“关怀”代替“平等”这个口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女性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