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秦亭 《湖南教育》2001,(7):52-53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训练。  相似文献   
2.
秦亭 《湖南教育》2003,(12):29-29
1.教师提供的材料要充分、有效学生活动的材料是操作活动的媒介,是儿童思维的物质基础教师必须为他们提供充足、有效的操作材料。“充足”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尽量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二是如果操作得到的不是惟一答案,教师还应让学生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每一种答案。学生还可以再利用这些材料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第二种、第三种方法。2.展开活动应充分的“放”“放”就是让学生独立、放手地做。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有一句名言,就是“从做中学”。这里的“做”包括操作、游戏、讨论、独立思考、练习等自主的学习行为,也是活动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秦亭 《湖南教育》2001,(17):26-26
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不少中小学生存在着自卑、猜疑、嫉妒等不良心理,个别学生甚至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这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相似文献   
4.
秦亭 《湖南教育》2002,(11):53-53
交往,尤其是同伴交往主要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共同活动中进行的相互协作、沟通。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比如“按比例分配”一课的教学设计,首先制订合作目标: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基本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3.在共同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前两条为“知识性目标”,第三条为合作技能目标。其次,合作任务设计和合作方式的选择。在“按比例分配”一课中可设计三次合作任务。第一次是引导学生分析了例题的结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