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美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选取中国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学系统技术系作为中美教育技术历史发展的两个特殊样本,运用"事件路径"研究法对两个特殊样本进行深入分析与对比,力求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旨在揭示二者自身发展及其背后的历史动因与时代背景的差异,以期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迈克尔·汉纳芬是一位蜚声国际的教育技术学者与学术领袖。此研究评介了汉纳芬在教育技术学理论研究与专业实践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对其学术思想进行了重构与解读,探讨了其职业生涯与学术思想对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教育技术似乎是一个令人迷惑,甚至难以理解的概念。教育技术学家的理解可以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从业人员认识教育技术提供一个多维的视角。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个国家12所大学的71位教育技术学家做了调查,旨在揭示专家对教育技术学的理解以及不同国家的专家对教育技术应用的认识有何不同。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技术学的作用大多与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有关,教育技术的相关问题在不同国家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美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的旗舰国家,孕育了一批蜚声国际的教育学院。本研究对美国的一流教育学院进行全景式扫描,初步廓清美国一流教育学院的宏观生态及其主要特征,如相对稳定性、有限流动性和名校效应等,展现了一流教育专业微观分布的马太效应,进而揭示出一流教育学院和一流教育专业之间的共生依存关系和独特的"麦迪逊现象",为进一步发掘一流教育学院的发展模式和一流教育专业的建设经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教育技术似乎是一个令人迷惑,甚至难以理解的概念。教育技术学专家的理解将为从业人员认识教育技术领域提供一个多维的视角。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个国家12所大学的71位教育技术学专家进行调查,旨在阐释专家对教育技术学的理解以及不同国家的专家对教育技术应用实践的不同认识。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技术的功能大多与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有关,教育技术的相关问题在不同国家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自2003年以来,教育部先后评选出数千门国家精品课程,然而多年来其发展现状如何,却不得而知。本研究通过对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应用现状与评价机制进行调查与分析,揭示了目前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技术实现、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等方面的特征,发现了精品课程目前的应用状况及其对高校教/学的影响,廓清了国家精品课程现有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最后提出了若干促进国家精品课程应用推广及其辐射示范效应的思路与方法,以期为"十二五"期间新一轮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高效建设与广泛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新旧版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8年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颁布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S)第一版至今已有九年时间.2007年6月,ISTE在全美教育信息化年会(NECC)上正式发布了NETS·S的第二版.本文首次在国内就新版NETS·S的能力维度与具体指标做了评介,对NETS·S新旧两版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就新版NETS·S 出台的内在动因和外部条件做了探讨.最后,笔者提出了新版NETS·S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8.
随着《博耶报告》的发表,大学教学引起了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而教学支持服务也成为各国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普遍方式。如果从1962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创建全球第一个教学支持服务中心算起,西方高校的教学支持服务实践与研究距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并呈现出制度化、多元化、专业化和全球化等特征。2007年,中国海洋大学成立了国内首个教学支持中心,我国也开始更加注重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要跨越中西方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差距,就必须在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的双重变奏中探寻中国高校教学支持服务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9.
竺可桢通才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对于我国现阶段的通识教育改革和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他提出了科学与人文并重,培养学生的求是精神和奉献意识以及培养社会各界的领袖之才的通才教育理念。在主政浙大期间,竺可桢通过创建人文学科,制定分类选修制度,延揽一流师资等一系列举措将其通才教育思想付诸实践,取得了教育改革的巨大成功。竺可桢将西方教育思想的再造与本土化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对当今中国的通识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关键,直接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翻转学习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将传统课堂中的"课上"活动和"课下"活动进行互换,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和自由协作等特征,而由经验融入、概念探究、意义建构和探讨运用等四个环节构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则为现行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化提供了一个指导性框架。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范式,翻转学习在中国具有教育信息化的坚实基础,因而具备探索实践的先决条件。同时,翻转学习对于转变我国现有课堂教学观念、破解中小学生"减负"难题、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