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小说课程的教学中开展研究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但能够学会,而且能够会学,善于质疑、善于创造。所以,本文提倡把学习研究方法作为学习中国古代小说课程的重要目标,要把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方法的传授和培养贯穿到教材选择(或编写)、问题设计、课堂讲授、课堂提问、作业训练、研究型课题训练和教学评价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江西历代文学艺术家大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是一本很好的人名大辞典,搜罗宏富,评介周详,是了解和研究古代江西文学艺术发展历史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书。美中不足的是书中对某些作家的生卒年考证有误,或限于一时资料不全而没有考证出生卒年。本文对此略作补充。  相似文献   
3.
"二拍"中描写了近二十个商人,时来运转、暴发致富反映了商人的共同愿望,依靠灵通的商业信息致富是求财有道的表现.重义轻财、与人为善反映了凌濛初理想中的儒商品格,重利轻义而不择手段被认为是可耻的行为.热中于高攀权贵是"官本位"社会对商人的必然影响,但民间对商人的看法却因"好货"的时代思潮而有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我在《江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曾经发表过《徐世溥初论》,主要从散文的角度介绍徐世溥的文学成就。当时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徐世溥的生卒年限,因其文集在乾隆年间曾遭禁毁,嘉庆重刊也流行不广,至今世所罕见,人皆难得其详。故自《清史列传》以来所说多误。”当时掌握的资料,主要是徐世溥《榆溪逸稿》和这本书里附录的黎士宏的《跋徐巨源旧稿》、钱谦益的《徐巨源哀辞并序》。我当时的结论是,徐世溥生于公元1607年,即明万历三十五年(曾因笔误写作“明万历33年”),卒于公元1658  相似文献   
5.
鲁仕骥是阳明学说的身体力行者,是关心国计民生的贤绅循吏。他早年师从朱仕琇,在朱仕琇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散文风格。姚鼐称赞他的散文“冲夷和易而有体”,曾与他讨论散文美学中的“阳刚”、“阴柔”问题。鲁仕骥后来对姚鼐非常崇拜,他对姚鼐的推崇直接导致了他的门生陈用光对桐城古文理论终生不易的宣传和实践。他的创作成就不是很高,散文理论上也有缺点,但他的确促进了桐城古文在江西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萧贯和孔武仲,都是北宗时代江西籍的杰出人物。萧贯,字贯之,临江军新喻县(今新余市)人,登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甲科,《宋史》本传上说他“俊迈能文,尚气概;”“临事敢为,不苟合于世”。住京东转运使时,  相似文献   
7.
参考文献和注释的标注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从2002年第1期开始,本刊在参考文献的标注方面有了一点新变化。原来对于某篇论文引用某本著作中的观点在文章中不止一次出现的,我们一般都是按照引文在论文中出现的位置随文标号,然后在文末的参考文献栏里按次序之先后排列标号,接着就依次排列引文所在的页码。这对作者和编辑来说不大省事,对读者查找原文也比较麻烦,若同一本书引用次数较多,查找便不胜其烦。这次我们采用了国内某些重点高校学报已经使用的标法,即同一著作在文章中不管它被引用多少次,在参考文献栏中都只出现一次,即在序号后按照现行学…  相似文献   
8.
梁份《怀葛堂集》,《四库全书总目》谓“前十四卷为杂文,末一卷为诗十二首,漫游杂录十一条”,《清史稿》谓梁份“著有《怀葛堂文集》十五卷”。今存于国家图书馆之《怀葛堂文集十四卷诗集一卷》(以下简称国图本),殆为清修《四库全书》时江西巡抚采进本,署“南丰梁份质人著,同学诸子校”,特多评语,附于各篇之后。书前有姜宸英、王源序,前十四卷收文共一百四十七篇(其中《送朱修龄序》缺首页,  相似文献   
9.
吴武陵论     
吴武陵是中唐古文运动时期的一位很有个性、报有特色的作家。他的成就虽然不能跟韩愈、柳宗元相比,但在某些方面,却有自己的独特造诣和独特贡献。在整个唐代的江西散文作家里,他的成就首屈一指;在中国散文史上一也应占有一席之地.然而此人仕途坎坷,官位不显,晚遭厄运.身后冷落,著作大部分失传一因此今人对他不裉了解。郭预衡先生《中国散文史》对吴武陵的散文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本文则试图对这位作家作更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徐世溥初论     
一、生平和著作徐世溥(1607——1658),字巨源,江西新建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卒于清顺治十五年,是明末清初著名作家之一,宋荦说:“余乡侯朝宗与南州徐巨源皆以名家子擅文章之誉,其才调同,其风流倜傥终身不遇亦略相同”,并以为徐世溥的文学成就“庶可与朝宗同不朽”,而诗歌创作方面“朝宗实有所不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