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的根本目的不是将人群分类分等,而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当教育大众化的脚步越来越近,终身教育的观念正逐步深入人心的时候,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考试理念,似乎就是一种必然了。  相似文献   
2.
李祖贵著《语文的突围》(长江出版社2011年版)这部书稿,我认真通读过,不少篇什还行去几回头。这是一本有理想的书,一本个性化的书;是知性的表达,也是情感的抒写。作者虽是我的老朋友,但没有系统阅读其文字之前,并不全面理解他。今口诵其书,想见其人,这才把他的外表和内里统一起来:他面容沉寂而内心沸腾,书生白面而志存高远,短小精悍而心雄万夫。作为一位较为成熟的研究者,祖贵先生在自己的思想视点下感受、思考和研究,涉及到语文教育的多个领域,涉及到人文社会,形  相似文献   
3.
论实施语文新课程评价的三个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有一个关乎成败的因素 ,这就是评价。评价是依一定的标准和相应的方式方法对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标准”是理念即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方式方法由“标准”的内容决定 ,直接关系到执行“标准”的质量。当前正在省级实验区实施的语文新课程 ,其评价依据的是新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评价的目标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所以它的直接目的应该是通过检验改进教与学 ,改进课程设计 ,而不仅仅是考察学生学习达到目标的程度 ,更不能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因此 ,新的语文评价即过程评价 ,重视定性评价即质性…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评价的理念包括下列内容:1.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相似文献   
5.
6.
今年的语文中考马上就要开始了 ,为了帮助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科学、有效地进行备考工作 ,我们特请湖北省教学研究室中学语文研究专家秦训刚先生在百忙之中撰写了此文。希望关心语文中考的同仁认真阅读 ,仔细体会 ,并从中悟出一些重要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成长规律是制约人才培养的两大要素。人的发展是根本,社会进步是目标,而社会进步状况在根本上决定于人的发展程度。正在顺利推进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有两句响亮的口号:“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它揭示了当前我国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也是诠释和执行各门课程  相似文献   
8.
综合性学习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其中,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以下几点:①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②学生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③在活动中学生能否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④学生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⑤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的程度,跨领域学习的程度。⑥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是否充分。  相似文献   
9.
正一、原始的诉求我读中学的时候,数学是强项。1972年春天高中毕业,进入中师学习,同年年底分配到家乡一所初中任数学教师,三年后改教语文。再过两年,恢复高考,我成为华中师大中文系1977级学生,毕业后,先后在湖北省两所知名重点中学从事语文教学,直到1998年调入省教研室做教研员。站在语文本位看,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兴趣和教学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一是数学逻辑  相似文献   
10.
如是说课改     
湖北中语的“我们仨”:老典、大秦和小蒋,分别是上个世纪40、50、60年代生人。生年虽有异、意趣亦有别,然志向共有求。“我们仨”者,声气相通、砥砺切磋、如琢如磨;纵横课程、臧否时事、论语说文;虽各有短长、互有异同,然亦自解其意、自得其乐也。请看“我们仨”的如是说……——题记·史绍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