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新的<婚姻登记条例>把"婚前医学检查"改为选择性条款,这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不利于结婚当事人和民族利益的保护,给人口素质的提高留下隐患;也与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冲突.  相似文献   
2.
美国宪法与美国宗教信仰自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宪法和联邦最高法院的宪法性判例将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基本人权加以保护,并具体从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两方面进行界定,使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一种宪法观念深入人心。但美国是一个极具基督教传统的国家,信教者人数众多,因而美国的信教自由和政教分离又十分不彻底,这不仅表现在生活中,而且体现在法律上。  相似文献   
3.
邓正来在《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文中,试图通过对中国法学"内部的"批判,构建"世界结构下""主体性的中国"。从方法论的视角来看,邓正来对中国法学这一知识系统进行的"由内及外"的批判运用的是历史哲学和类型学范式。运用历史哲学范式研究法学问题,是指把法学的发展当成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认识工具,把握法学发展的起点、运行过程和终点。在类型学范式中,理想类型是分析问题的工具系统和参照系,从理想类型出发,对现实中某类成分进行抽象,作为比对的参数,从而实现对现实的指引。邓正来的理想类型即是他所企盼的"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理论界在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的演变、理清脉络方面取得不少进展,给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是我们不能同意一些研究者把马克思最初的思想演变仅归结为哲学思想演变的结论。我们认为:对法学的探索,是青年马克思思想演变的起点,马克思正是在对法的本质的不断研究中,逐步转向哲学、政治经济学,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学说。一、“全部体系的虚假”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及联合国广大主持正义的成员国对联合国的一大贡献。80年代以来,中国根据《联合国宪章》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发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作用,在消除热点、军备控制、裁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一系列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问题上作出了贡献,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相似文献   
6.
平等既是宪法的价值,又是法律适用的原则,还是一项具有具体内容的基本人权。平等分为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两方面,但其本质是权利,或叫机会平等。各国宪法都将平等规定为基本人权,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规定了对平等权的司宪保护。朱应平博士的《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探究了平等权的司宪保护机理并探讨了怎样通过司宪保护我国的平等权。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思想是江泽民同志最重要的治国思想之一,学习和研究江泽民同志的依法治国思想,对于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1996年2月8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办“中央领导同志法制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法学家王家福研究员主讲《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王家福研究员讲课结束后,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美国行政协定是美国政府与外国政府签订的协议。美国宪法只规定了条约而没有规定行政协定,行政协定的主要宪法依据来源于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判例。不管是总统的行政协定还是国会的行政协定,其本质都是国际条约,美国政府负有信守义务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基督教对近现代宪政有深刻的影响。基督教的“原罪说”、信仰主义和禁欲主义是近现代宪政运动的精神催化剂,神学自然法学说传承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古代宪政精神,中世纪政教二元化结构体系直接导致人的信仰自由,教会与国王、贵族的权力斗争产生了近代宪法的雏形。  相似文献   
10.
从动力来源的角度来说,宪政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内源型、外发型和混合型三种模式。我国的宪政现代化在不同阶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模式,虽然中国宪政现代化的进程开始于清末,但纯粹的外力冲击只会产生“纸上宪法”,不可能产生宪政,因而五四宪法是中国宪政现代化的真正起点,内源和外发的混合将促进我国宪政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