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穆珍  李劲 《继续教育》2005,19(12):26-26
一.调整课程计划,加大职前教育力度由于以往高师教育的局限性以及课程教学计划的单一性,尤其是音乐类学生的课程教学计划存在很大的片面性,这就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不能正确面对自己,我们的学生在人校之初就被按照明确的职业定向——中学音乐教师来培养。所以,课程的设置、教学活动的展开,都是围绕这一培养目标来进行的。按理说,经过长达四年的职业定向培养,我们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应能很快胜任中学音乐学科教学的要求。但事实上,我们的毕业生从教后平均需要3年的职业适应期,长者则需要5年时间左右,才开始适应课堂教学,开始有余力探索自己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2.
视唱练耳课程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应根据现有情况,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分类教学,加强视唱练耳课与其他音乐学科的融会交叉,加强学生的实践表现能力,以进一步提高视唱练耳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灵活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是世界人才知识与能力高度竞争的时代,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在一批批相继毕业于高等师范院校的莘莘学子们面对工作岗位上中小学繁杂而丰富的音乐教学活动一筹莫展时,他们留恋起学校的学习生活,反思起大学几年自己的所学。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工作上的力不从心?那么又有什么办法解决弥补这些工作生活中的不足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剖析,以引起同行专家们的注意与共鸣。一、专业课程设置欠妥,学生盲目随从学习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专业性的高等学府,招生面向的也是各地、市、县不同地区的学生,所以开设课程也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