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李顿调查团来华调查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第二天,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电令正在日内瓦出席国际联盟理事会的中国代表,要他们立即向国际联盟通报日军侵略中国东北真相,并请求国际联盟“主持公道”,出面干涉,制裁日本侵略军.9月22日,蒋介石在南京全体国民党员抗日救国大会上发表演说,说日本侵华暴行必将受到国际公法的制裁,宣称要“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翌日,南京政府又通告全体国民,称政府已将日军侵华一事诉之国  相似文献   
2.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旅法勤工俭学运动在“五四”前后,形成了一个空前的热潮。湖南是当时旅法勤工俭学运动开展得最好的省份之一。新民学会在积极组织这一运动的过程中,对旅法勤工俭学运动在湖南的开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拟对新民学会对这一运动的发起经过、组织筹备及其在湖南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3.
党史教学应如何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目的地组织好课堂教学?这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和效果。由于各个时期党史的具体内容不同,对学生教育的着重点应各有侧重。我在讲述党的创立时期的历史之后,总结了自己在讲这段历史时的比较有成效的经验和不足之处,感到这一段的教育重点,应当是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目的地组织教材,着重用革命前辈在青年时期的光辉榜样教育学生,以增强他们的时代责任感和革命事业心。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现在在校的青年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热情奔放,生机勃勃,决心为祖国美好的未来刻苦学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也是历史课教学中的永恒主题之一。在各项事业急剧变化和发展的今天,面对思想极为活跃的青年学生,如何才能增强中国革命史课的教育功能,这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在中国革命史教学中,使爱国主义教育立体化,是使该课具有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探讨这一问题,总结有关经验,是促进革命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对于其他历史课教学也不无裨益。 那么,怎样才能使革命史课的爱国主义教育立体化呢?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以为可以采取以下切实有效的措施和途径。 一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切忌空洞说教。 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是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