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读罢此文,内心颇不平静。“我的车子丢了”,一辆自行车丢了,“我”反复喊说,这不禁催人思考,除了自行车,“我”还丢失了什么?对于丢车,都市人早已习以为常,然而,“我”却不能安然于这样的状态,而当“我”看到许多人只能无奈只能“自嘲”时,“由是我更加不可名状地愤恨,气恼”,作为  相似文献   
2.
龙应台在她的另一篇文章《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中谈到了文学的一种“功能”,她的说法是:“德文有一个很精确的说法,machtsichtbar,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我想,这就是文学跟艺术的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一个作用。”这段文字可以与《如果你为四郎哭泣》互为注释,作者通过四郎有许多“看见”,我们通过《如》文也有许多“看见”。“文化为什么重要?”作者以一个很理性的问题开篇,却以很感性的方式进行了解读,使得这篇充满哲思的文章情感浓郁,留下了许多的“感动”。首先是父辈们被《四郎探母》所感动,“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  相似文献   
3.
一个优秀的教师当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宽松、更和谐、更有创造性的平台和空间,而不是将学生禁锢在自己偏于一隅的预设标准答案内。当然,如果仅限于此,他就成了一个“好好先生”,所以,在“宽容”这一前提之下,他又大胆地提出了“消极教学、积极求学”的新理念:教与学,作为矛盾对立的统一体,积极与消极总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新课标”出发,立足于个人的教学实践,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听潮》等文章为例,探讨了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认清教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一个优秀的教师当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宽松、更和谐、更有创造性的平台和空间,而不是将学生禁锢在自己偏于一隅的预设标准答案内。当然,如果仅限于此,他就成了一个“好好先生”,所以,在“宽容”这一前提之下,他又大胆地提出了“消极教学、积极求学”的新理念:教与学,作为矛盾对立的统一体,积极与消极总是相对的;一方积极了,另一方则必然会相对地消极下来,反之,一方消极了则往往刺激另一方积极起来。因此,道理显而易见,这种主动学习作为的扩展,如果没有教学作为的退让与提练是难以实现的。而老师们往往只注意到自己这一面教的积极,而忽…  相似文献   
6.
读到“曳尾涂中”的庄子,我想起了另一篇文章《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时》,我的脑海中于是浮现了一棵树的影像:孤独地看守心灵月亮的一棵树——不让月亮在我们昏睡中丢失,不让精神家园在我们的懵懂中荒芜。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表达与交流”这一部分中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造情。”较之1996年和2002年的大纲,新课标对当前的作教学的指示,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语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让学生从“假话、空话、套话、为造情”的写作痼疾中走出.真正做到“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有实践才有发言权。依据新课标的理念,我设计了一次作的训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