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谈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丈化是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是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是学生在课外创造的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各项文化,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着高校新校区建设的成效和高校的兴衰.文章以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新校区为例,在对该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古人往往给自己的书斋取上别致的名称,如陆游的“老学庵”,欧阳修的“非非堂”、张溥的“七录斋”、姚鼐的“惜抱轩”等等,无不寓意深刻。今人也取室名,同样给人们以深刻启示。龙虫并雕斋这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书斋名。他作了解释:“古人有所谓雕龙、雕虫的说法,在这里,雕龙指专门著作,雕虫指一般的小文章、小意思。龙虫并雕,两样都干。”诚然,王力先生既有大部头学术著作,也有不起眼的小文章。在一些人看来,雕虫小技,不值一哂。其实,没有小,何来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泰山不辞细壤,故能就其高。我们固然要确立大目标,努力攀高峰,但又必须从一点一滴做  相似文献   
3.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共有两首,教材选了其中一首。教学时可以相机引进另一首,实行对比赏读,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又增进学生的深化理解。  相似文献   
4.
吴伯箫不愧为散文名家,他写《菜园小记》,引用了不少古诗成句,农谚俗语,仿佛信手拈来,却又自然妥贴,有助于表达思想感情。然而,怎样准确理解这些引语的含义,尚须认真研究。一是从含义的积极方面理解。比如菜园得天独厚,石窠缝里流出清冽泉水,既可以浇菜,也可以浇果树,或者用来洗头、洗衣服。作者于此引用了“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这几句见于《楚  相似文献   
5.
《晏子使楚》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略读课文不宜视同精读课文,不能花过多精力去详讲细解,但又须作必要提示。大体说来,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材里选进了著名作家老舍的多篇精品,而这些精品往往有不少看似矛盾的描写,“反常”却“合道”,意蕴更深长,成为教学难点。现仅以双册教材为例,谈谈个人的浅识。 物我交融 启迪思考 我们伟大祖国的风物名胜不胜枚举,趵突泉便是其中之一。老舍在《趵突泉》一文中对趵突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叙了焦裕禄同志光辉一生中最后的几个片断,颂扬了他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崇高品质。学习本文,可采用抓纲带目的方法进行。一、先找纲。文章以“鞠躬尽瘁”为题,这个成语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原句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意谓恭敬谨慎,竭尽劳苦,到死方休,表明了诸葛亮效忠蜀汉,为完成统一大业而贡献毕生精力的坚强决心。作者以此为题,赋以新义,集中概括了焦裕禄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精  相似文献   
8.
《大仓老师》围绕"俺"字能不能用的具体记述,表现了大仓老师鲜明的阶级立场,爱护和教育学生的高尚师德.在课堂上,大仓老师让同学们列举表示"自己"的人称代词.大家举出了"自己"、"我"、"鄙人"、"余"、"吾辈"、"咱"六个单词后,再也没有人说话了.这时,市太提出了"俺",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大仓老师却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格外大的"俺"字.这是一个典型细节,教学时可以抓住这一细节深入进行.一是大家为什么哄笑?"俺"表示"自己",这是谁都知道的,同学们所以不提,是因为在那个社会里,"俺"是下等人用的,不登大雅之堂,市太不合时宜地提出来了,怎能不引起哄笑?这表明  相似文献   
9.
本篇是周恩来同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四部分,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团接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是我们进行革命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全面论证了怎样才能团接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讲授这篇文章,可以从解难点,抓重点,二方面进行。抓全篇,解难点。本文的第二段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具有重要作用,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个难点,须先  相似文献   
10.
典型细节是作者精心提炼的艺术结晶。它往往含义深刻,给人启迪,需要我们涵泳其中,反复体味,才能真正悟解。比如《马背上的小红军》(六年制第八册19课)写陈赓同志在长征途中的茫茫草地里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他让小红军上马骑一会儿,可这小鬼摆出副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的瘦脸,居然“微徽一笑”,用一口四川话拒绝了——不骑陈赓的马,不要陈赓伴行,不吃陈赓的干粮!最后,这小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