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大学有着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不同特性,大学有其相对独立的学术性和文化性定位。大学伦理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大学发展应具有自由、独立、包容、创新和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这些伦理精神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的有力的精神支撑。而大学制度对大学伦理精神提供制度保障,大学发展的伦理精神与大学制度共同推进大学发展。大学发展的伦理精神的培育,对当前的现代大学制度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摒弃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它既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又契合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趋势,为世界现代化版图赋予了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的新底色。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指引下,从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的缘起、内涵与实践、属性及意义出发,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进而分析中国基层治理的独特之处以及人民立场。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从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打造“三治高度融合”的治理机制、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制度、形成“上下双向互动”的治理形态、构建“一轴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等方面出发,详细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南宋时期,浙东地区和理学相对立的事功派兴盛起来。陈亮作为事功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永康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倡导的功利主义对我国浙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后世经世致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两种状态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指教师的职业素养、能力、成就、职业、事业等随时间轨迹而发生的变化过程,以及与其变化相对应的心理体验与心理发展历程。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因  相似文献   
5.
童付超 《传媒》2015,(10):58-59
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方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成为受众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途径之一,上网已成为受众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互联网的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种新形式,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开创了一种新环境.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还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大局.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工作中心、工作主线、工作要点、工作理念及具体工作等五大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在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行为至关重要,提升高校的行为能力是培养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根本需要,是增强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需求,是强化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迫切要求。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建、理论社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宣传、推广优势,依托高校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同时也是加快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思想基础。基于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阐述,尤其以高等院校如何建立社会和谐价值体系为重点,对怎样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大学生,并使其健康成长进行详细论述,以期进一步强化大学生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9.
高校政治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高校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文明建设水平,并为社会中政治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是摆在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加强高校政治文明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民生更是国计,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展现了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根本战略思想。纵观教育事业全过程,思政教育对高等教育而言,毫无疑问是其重要内容。文章致力于钻研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教师队伍高校辅导员、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统筹建立“三位一体”三全育人机制,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以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启示,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