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过去,研究陈子昂的诗歌,只论其《感遇》诗,而不涉其边塞诗。自卢藏用的“《感遇》之篇存焉”之论始,尔后的杜甫、白居易、朱熹、刘克庄、高棅、胡应麟、王夫之、沈德潜、刘熙载等,概莫如此。近几年来,对陈子昂的研究虽然拓宽了范围,论及到了他的边塞诗,但很少有人将他的边塞诗作为一个课题,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多数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在唐诗的研究领域里,围绕着边塞诗的问题争论甚为热烈,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对于推动唐诗的深入研究必将起到重大的作用。笔者准备先就什么是边塞诗,是否有边塞诗派,边塞诗人;关于边塞诗的渊源这三个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大方之家。一、边塞诗的概念。研究任何事物,首先必须弄清其事物的概念,否则,概念不清,就容易造成研究事物时的指代混乱。研究边塞诗,也毫不例外。  相似文献   
3.
宋话本是我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话本中,以爱情婚姻为題材的作品占有較大的比重,而《碾玉观音》却是这一类作品中的优秀篇章之一。过去,研究宋话本的有些文学史或专著,对《碾玉观音》都曾作了一些论及。本文打算就研究中存在的问題作点补拾和爭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