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一、认证审美恢复期的病弱胚芽“80后”这一代写作者已经逐渐分流,他们中的一些人,比如张悦然,正在用自己的文字提醒批评界:他们在迅速成长之中。“80后”是一种有机的文化构成与审美构成。研究者用自己的话语系统制定了一些标本,但他们已经被“80后”的自我成长取消(或是削弱)  相似文献   
2.
1990年代以来叙述“80年代”的小说在“80年代”与文革的关系描述上表现出对历史连续性的尊重,显现了鲜明的当代史意识.“80年代”与文革的连续性在文本中大体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这些作品或多或少地将影响甚至左右80年代的一些思想资源追溯或归因至文革时代;二是这些作品或浅或隐地指出由于思想意识的滞后性,文革期间所形成一系列思想意识与文化观念继续残留到80年代,影响了80年代的社会生活.1990作家对于文革与“80年代”历史连续性的重新认识使其在叙述过程中将历史充分复杂化,在明确特定历史时期主导性特征的同时,获得对历史更为全面多元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3.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于<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最早提出了"想象的共同体"概念.这一概念最初是用来定义民族国家, "遵循着人类学的精神,我主张对民族作如下的界定: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1]这里,安德森以"想象"一词指涉了形成一定群体认同所不可或缺的认知方式与实现过程.同时,安德森又将"想象"、"创造"与"捏造"和"虚假"区别开来,这就进一步论证了"‘想象的共同体'这个名称指涉的不是什么‘虚假意识'的产物,而是一种社会心理学上的‘社会事实'."[2]肯定了民族国家的认知方式以及作为心理上的"社会事实"成分,也就为理解民族国家客观实体的建构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然而许多教师对本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的认识上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误区。这些误区具体表现为:不能实现思想教学与审美教育并重,不能正确处理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研读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上不能正确处理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之间的关系、不能将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等。本文将对误区的表现及其成因作出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不少网络类型小说呈现出“反成长”的叙事特点。这种“反成长”叙事具体表现为人物性格简单、定型;情节铺排与故事讲述曲折离奇、匪夷所思;叙述技巧上不重视人物内心分析而侧重悬念、伏笔的运用。“反成长”的叙事特点与网络类型小说的连载性质、创作主体的创作动机与叙事目的、阅读主体的层次与期待视野等因素密切相关。“反成长”叙事特点给新世纪网络类型小说带来简单化与模式化等审美局限。  相似文献   
6.
近五年,江苏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无论成果的数量还是质量,无论研究的深广度还是思想观点的影响力都有很突出的表现。现代文学研究的领域广泛,研究布点齐全,文学史研究、文学思潮研究、港台文学研究、现代文学史料研究、现代作家研究等都有一大批显著的成果,表现出研究者思想与学术的锋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