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引言 方位词的使用与人类对空间领域的认知密切相关,缑瑞隆先生发表在《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4期上的《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以下简称“缑文”)举例说明了方位词“上”、“下”语义构成的差别及其与认知的关系,并运用原型理论、意象理论来揭示导致它们用法不同的认知因素,笔者读后颇受启发.  相似文献   
2.
列举助词“这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例调查的基础上 ,从句法功能、语义内涵和语用特征三个方面对列举助词“这样”进行描写和分析 ,并强调它与指示代词“这样”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说“媳妇”     
在这儿说“媳妇”,只是想简单谈谈“媳妇”这一称谓的来源。今天父母称儿子的妻子为媳妇,古代有相当长一个时期称“新妇”。“新妇”一词出现之初,恐怕与它的字面意义相当,指刚嫁娶的新娘,如《战国策·卫策》:“卫人迎新妇。”但是从六朝直至现代某些方言里,“新妇”的意思都与“新”字无关。《尔雅·释亲》:“女子谓兄之妻为嫂,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方位词的使用与人类对空间领域的认知密切相关,缑瑞隆先生发表在《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4期上的《方位词“上”、“下”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以下简称“缑文”)举例说明了方位词“上”、“下”语义构成的差别及其与认知的关系,并运用原型理论、意象理论来揭示导致它们用法不同的认知因素,笔者读后颇受启发。不过缑文有许多值得商榷和补充的地方,本文提出一些看法,求正于各位。囿于篇幅,本文只讨论“上”的意义及其语义认知基础。我们要重点探讨的是“上”的粘着用法,即“上”在方位结构“X上”(音shang)中的用法(意义…  相似文献   
5.
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华文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提升,目前的状况是后者远不能满足前者迅速发展的需要,因此通过开展华文师资培训来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水平、扩大华文教师的队伍是促进华文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介绍了来华华文师资培训和国外华文师资培训的现状,并就如何提高师资培训的效率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吧"的语义发展轨迹及语法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同时在语言自身规律的支配下,“吧”经历了一个意义逐渐明确、扩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吧”成为了一个构词能力较强并在一定条件下还可独立成词的自由语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纵向梳理“吧”的语义发展过程,探讨“吧”,的语法属性,并从社会背景和语言自身发展规律的角度,对“吧”类新词语大量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