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课程改革与教师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教育外部与内部的众多因素。这对于教师的心理适应、观念适应、能力适应必然产生冲击。本文拟就课程改革的教师适应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普列汉诺夫在谈到研究社会心理的重要性时曾经强调:"要了解某一国家的科学思想史或艺术史.只知道它的经济是不够的.必须知道如何从经济进而研究社会心理;对于社会心理若没有精细的研究与了解,思想体系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根本就不可能."同理,要了解特定时代教育发展的真实过程和现实冲突的真正原因,只知道它的政治经济背景是不够的.还必须知道教育发展的社会心理环境.本文试从社会动机、社会情绪、社会心理压力以及社会无意识等诸方面,谈谈社会心理因素对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影响.一急功近利的社会动机导致了不正当的教育短期行为.对于短期行为的成因问题,人们已从不同的角度,作了多侧面的探讨.有人从利益关系上进行分  相似文献   
3.
全球范围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对我国的科学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我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也必须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现代科学素质的适用人才。本文从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变革的几个侧面,谈谈个人的粗浅之见。一、传统的科学教育价值观的变革中国的传统教育存在着伦理化、政治化的倾向,科学技术教育向来受到鄙薄。这不仅表现为传统教育中缺少独立的科学教育价值观,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偏向伦理政治和文学艺术,而且表现为在仅有的科学教育中,也常常显示出伦理政治的实用倾向。即使在明清之际西学东渐以后,虽然统治者  相似文献   
4.
快乐是需要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显然,它的产生与人的需要密切相关。心理学有关需要的理论表明,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这些处于不同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都会产生某种程度的愉快的情绪体验。既然需要是分层次的,那么,愉快作为需要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必然是有层次性的;进而言之,旨在追求教学活动本身的愉快氛围和审美价值,培养学生乐学品质的快乐教育,也就有不同层次的境界。本文试从快乐情绪的不同来源,谈谈快乐教育的不同境界。  相似文献   
5.
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之后,中国的教育就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界积极迎接挑战,从宏观到微观都进行了变革,各种改革举措相继出台.这些改革措施积极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政府对教育的干预.在笔者看来,无论是早发的还是后发的市场化国家,鉴于教育的本性决定了教育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弱者命运,政府对教育无不给予大力的扶持、保护,把调控、干预教育作为国家责无旁贷的职能.为此,本文旨在从市场本性与教育本性的相悖之处,考察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教育的意义.一、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看政府干预教育的意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将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条件、机遇,但是市场经济的固有属性所产生的负效应及其对教育的影响,使我们不得不强调政府干预教育的意义.首先.市场经济是利益导向经济.由于市场机制的运行总是与从自身利益出发的分散决策相联系的,也由于市场机制只能反映现有的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而不能有效地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的目标和结构,所以市场经济往往会导致各市场主体只顾自身的局部利益而不顾甚至妨碍社会的整体利益,只顾眼前利益而难以兼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是基本概念较多,基本原理繁杂。在学习这门课程时,适当地记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必要的,但是决不能要求学生对心理学内容掌握只停留在概念原理的记忆水平上。平时是这样,在考试时教师也不能把试卷命题局限于名词解释、填空问答之类的传统形式,而应把考试的重点转移到理解、运用心理学基本规律上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