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何其芳的诗歌定义明显具有公式化的倾向。使用公式不可能抓到诗的本质,何其芳的诗歌定义,在方法论上为今天诗歌观念的重建提供了一面戒鏊的“镜子”。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对同一“平民文学”术语,却是人言人殊。周作人认为它是时代需要的具有平民精神的文学,胡适认为它是古已有之的来自民间的文学,鲁迅则说它是革命胜利工农解放后真正体现工农思想的文学。解剖这种表面用语相同、实际所指相异的现象,对于纠正今天五四“平民文学”研究中的偏颇,启发今天学术界对于现代文学名词术语的清理与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既作为"新文学的理论",又作为"新文学的纲领",因此《人的文学》被称为"新文学的理论纲领".从这个判断出发,《人的文学》的文学史意义可以得到较真实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学术著作中,文言、白话浅层之分的背后,是古典、现代两套诗学话语之分,更是传统、现代两套学术思维之分。然而,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两套话语、两套思维又交融交错。因而,钱钟书的学术著作呈现出独特的学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康白情的《新诗底我见》是一篇综合性研究的诗论,它对于中国现代诗学的综合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因此,《新诗底我见》是中国现代诗学综合研究的开端之作。  相似文献   
6.
钱钟书学术著作中,文言、白话浅层之分的背后,是古典、现代两套诗学话语之分,更是传统、现代两套学术思维之分。然而,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两套话语、两套思维又交融交错。因而,钱钟书的学术著作呈现出独特的学术风格。  相似文献   
7.
讨论新诗的“变”与“常”,有关诗、乐关系的问题,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在当前语境之下,倡导新诗的“革命”与“重建”,推动中国诗歌的“振衰起弊”与“再次复兴”,诗、乐关系的问题更不能不摆上议事日程。吕进先生多次著文,对此大声疾呼。学界到目前为止,在有关中国诗、乐关系的历史和现状,诗、乐结合的可能和必要,诗、乐结合的表现和形式,中国诗歌的音乐特征等方面,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