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辛亥革命时期,会党反清斗争经验的丰富和政治经验的缺乏,注定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积极争取的社会力量;会党简单、率直、行侠好义的性格特点,以及革命派对会党这一性格特点的准确把握,则定格了革命派与会党之间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为争取会党参与,革命派采取了必要的手段与方法;在革命派领导发动的武装斗争中,主要领导皆为会党首领,会党徒众可以说是“无役不与”,革命派利用会党是一种非常成功的策略。在完成反清大业后,革命派对会党的态度骤然变化,无情地将昔日的盟友抛弃,对会党组织加以取缔、镇压。这种现象的发生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与软弱性、会党的革命『生与破坏性这些本质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元属性的结构重建——我国传媒体制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卫华  简婷 《新闻大学》2008,(2):123-127
基于传媒"双重属性论"的"混合型体制",作为政府与传媒之间"合意"的产物,曾经成功地舒展了传媒的产业发展,但却使传媒产业性张大成为事实性的单一属性,使政府主导的传媒体制改革陷入困境。因此,摆脱传媒属性的"二元思维",基于公共性的多元属性结构观,制度性地导入公共利益,重建我国传媒系统结构,是传媒体制改革的合理性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1895年广州起义中,身为重要领导人的杨衢云与孙中山均负有重大责任.杨衢云的责任在于对会党控制不力,导致起义延误.而孙中山在此次起义中则犯有两大过失:主力部队汕头与西江队伍不能如期赶到,起义被迫取消;港部在广州被捕,给革命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清末革命派领导的武装起义,与人民自发的反清斗争相激荡,构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对此,清政府外交上与外国政府频繁交涉,政治上剿抚并用,军事上严密搜查关卡,思想上加强控制.战术上,清政府对每次起义的应对是成功的;战略上,清政府却未能响应社会的根本需求,造成了自身合法性危机.清政府对革命派领导的历次武装起义的成功扑灭,反而加速了其自身的灭亡.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期刊网收录的1980-2007年辛亥革命研究论文,本文研究发现,中国近代史研究中革命史范式在数量上仍然占绝对优势,现代化范式的影响力日益彰显,无范式(自然史范式)或其他视角亦具相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由于历史研究回应社会现实的需要,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中革命史范式危机的影响以及“告别革命”论的出现,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问题引起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界围绕着对范式的不同理解、研究中存在的范式种类、不同范式之间的关系三个问题展开讨论。但是,相关讨论大多流于学理层面,至今缺乏对范式运用的经验考察,因而范式研究仍有进一步扩展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为了解决武器问题,采取了自制、缴获、接受馈赠、转借与寻求援助,以及购买等方法。其中,购买尤其是海外购械成为了主要模式,形成了三条主要购运线路,并积累了丰富的武器运送与分派经验;因海外购械线路甚长,辗转多地、多人,极易受到多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了诸次起义的失败,却间接推动了武器策略的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8.
简婷 《东南传播》2010,(5):100-101
防城起义是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及其革命派领导的第五次武装起义。大多数学者认为,防城起义失败缘于东京同志"倒孙风潮"和"购械风潮",但经过考证,防城起义是在没有武器援助的情况下发动,武器缺乏才是导致防城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学术界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引入了新的理论视角,探讨辛亥革命时期的武装斗争,其研究主要关注孙中山、黄兴的武装斗争思想,武装斗争的战略策略方针,武装斗争战役,武昌首义及各省光复斗争和武装斗争的作用及评价等问题。但武装斗争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因而仍是一个极具拓展空间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温州因所处地理位置,自然灾害明显表现出三个特点:1.台风肆虐;2.多灾并发,多以飓风大水并行;3.风灾、大水并行的瞬时灾害危害极大。在对灾害的赈济中,官方赈济措施主要有急赈、平粜、工赈以及蠲缓,而温州本地慈善组织与个人,以及外地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灾后救济的行为成为独立于官赈之外的有益的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