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师设置课前挑战任务,可以带动课中合作交流,延续课后拓展反思,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向课前与课后开放。这样的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在教学面貌、教学功能和教学评价上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学生具有强劲学习力是教师的美好愿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显著标志。学习力是指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能力,由此可见,为学生提供优秀的知识资源是提高学生学习力的关键,其中设计挑战性任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因为挑战性任务是一种创造力强、探究度大、信息量足、应用味浓的知识资源,其挑战性能够激起学生的挑战心,从而带动学生展开有目标、有价值、有方法、有能力的有意义学习。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全新课程,是本次课改的亮点,同时,因综合课程实施缺少资源开发、实施策略、管理评价等现成经验而成了本次课改的难点。我们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社区情况,围绕“综合实践恬动课程作为学校课程实施的常态工作能有效开展”这个基本目标,结合学校市级课题《苏南城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的开展,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  相似文献   
4.
人是万物之灵,教育是对人的成全,学校教育是成全人的事业。教育要成全人的生命成长,成全人的成功成就,成全人当下和将来的幸福人生。教育的实质是成全和造就人格健全并富有个性的人。因此,我们把"一切为了引导、服务、支撑、促进学生的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以"为人服务、成全成长"为核  相似文献   
5.
赵赟:感谢管校长接受《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的采访。您在多次演讲中都提到"方向大于方法"的办学理念,请问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个理念?管国贤:"方向比方法重要,看法比办法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这是写进我们上一轮三年内涵发展规划中的工作理念之一。方向大于方法,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我们追求和倡导的一种做人做事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我们对于教育实  相似文献   
6.
绩效工资实行后,对老师的绩效考核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事件,这项工作关乎对教师的工作评价和学校工作的稳定,因此,也是许多校长着重思考的问题。如何注重绩效考核的形成性功能,通过考核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无锡藕塘中心小学的实践或许为这个问题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现象一: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春游,虽然明令禁止随地乱扔杂物.但还是有学生偷偷地违反规定。当一位参与带队的食堂工作人员发现并指出其行为时,没料到这个学生理都没理,背后还与其他同学嘀咕:“只不过是一个食堂里的,多管什么闲事!”现象二:放学后,学生在水泥场上等候校车时,有的趴在花坛边上做作业,有的甚至相互抄袭、对答案,有的到旁边小店里买东西吃,还把一些垃圾留在了水泥地上,有的在追逐打闹……旁边站着几位值勤的老师却在聊天,问他们为什么不予教育,回答是理直气壮的:“我们又不是班主任,说了也没用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如何深刻理解与把握课程改革精神实质、切实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已成为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实验成败的关键。为此,学校需要将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在组织、制度、课堂、评价、管理等方面加以调整和重构,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学习培训等有机融为一体,构建校本教研文化,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实施提供全方位支持和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提示: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学校发展的前景已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挑战,现代学校管理也呈现出新的文化发展态势。学校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进行教育教学的主要载体,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如何深刻理解与把握课程改革精神实质、切实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已成为直接影响新课程改革实验成败的关键。为此,学校需要将教师的发展放在首位,在组织、制度、课堂、评价、管理等方面加以调整和重构,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学习培训等有机融为一体,构建校本教研文化,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实施提供全方位支持和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