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克思敏锐地捕捉到了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革命性力量和决定性作用,对技术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与批判,并把技术引入自己的实践哲学,赋予技术以本体论、认识论、生活论、价值论等多视角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本文笔者通过对行为导向教学法三则实例的剖析,揭示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技工语文教学中具体运用的若干技法。第一则模拟教学法——手抄小报:模拟训练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训练的收获和喜悦。感悟到同学间相互学习和合作的现实意义;第二则扮演教学法——扮师拟卷:学生在出题过程中必须一路化解他们所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因而也无法回避涉及到那道题的知识点及其知识网络;第三则项目教学法——课文研习:鼓励学生真正体验“做学习的主人”,全面解读阅读课文的程序和要求,不断挑战自我和展示自我的才能,进而提高应战高考阅读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艾伦·伍德坚持认为马克思并不是一名技术决定论者,并通过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技术决定论者的历史发展观、阶级观与社会主义观,对技术决定论进行了全面批判。首先,历史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而不是被技术力量单线机械地驱动;其次,阶级主要受制于生产关系与剥削关系,技术是影响阶级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技术进步不能取代阶级斗争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核心动力;最后,社会主义不是技术决定论意义上的盲目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而是每个人自由与全面发展的联合体,技术只有在这种联合体中才能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整体上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渗透和融合的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必须坚持“世界性”和“民族性”相统一、“从抽象到具体”和“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两个适应:适应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适应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系统整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体现出鲜明的系统整体特征。在他看来,技术是社会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技术与生产、自然科学、哲学、文化、道德等社会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构成了社会系统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6.
注重研究性突出实践性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而进行及时调整。通过合理设置课程板块、继续调整课程结构比例、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和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措施,山西大学2006级人才培养方案更加体现了培养目标的时代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7.
基于一种有机的世界图景,出于一份深切的人文关怀,芒福德构建起一个庞大的技术哲学体系,并为我们展现出其技术哲学研究的三个独特视角:历史主义,整体主义和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