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9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春老师是当年在我们村小教书的下放知青.马老师是位有些胖、有点黑,一笑还露出两个小虎牙的女老师.那时的学校就是村里的一间大屋子,容纳各年段的学生,整日乱哄哄的,也不见老师正经上课,总是背毛主席语录.我无学可上,常到大屋子旁边玩耍,鹦鹉学舌地能背出好多诗词,也认得些字,为此常被抓去参加各种赛诗会.有一次,我被推出救场,不料因认不出“摩拳擦掌”四个字被挂在台上,被困的时间漫长得像在盼过年,是马春老师拨开层层人墙,挤到台前解救了我.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参加赛诗会,倒是知道了什么叫解词,是马老师教给我的.  相似文献   
2.
管静 《科教文汇》2008,(3):173-173
外报阅读易陷入精读模式,常拘泥于文章的文字语法,导致阅读耗时长效率低。本文试探讨スキミンゲ在外报阅读中的作用和养成,在实践中提高学习者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3.
管静 《视听》2016,(1):125-126
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为新媒体,话语是实现传播的重要载体。亲和力是科学传播中所必须要坚持的,对传播效果有着比较大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普工作者致力于研究新媒体科学传播亲和力话语构建的方式,本文在介绍科学传播中话语亲和力特征及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下亲和力话语构建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媒体科学传播亲和力话语建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管静 《科技广场》2009,(10):144-145
本文在分析影响经营者绩效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构建了从利益相关者管理绩效、内部经营管理绩效以及经营者能力水平三方面评价国有企业经营者绩效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观察和分析了新的国际形势,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改变了过去“战争与革命”的传统时代观;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邓小平重新调整了外交战略,实现了“一条线”战略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转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奠定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管静 《快乐阅读》2012,(4):102-103
句子翻译能力是英语运用的基本功。句子中译英是英语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它包含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它能考察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词性的准确运用能力、句子结构的分析和合并能力、交际表达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相信这种测试题型出现的几率会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是“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小学开始,叙事文章的阅读和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学校的语文教育囿于“唯书本、唯课堂、唯学校”的小圈子,特别是作文教学,更是比较艰难。针对叙事文章写作存在的这些现状,本文立足于新时代的教育目标,即素质教育提出叙事文章写作的一些策略,以期望对改进小学叙事文章教学和指导学生写好叙事文章起到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产生不同结果的会计信息,对企业利害关系集团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因而相关各方利益集团都很重视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本质属性、选择动因的分析,提出规范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学厨之乐     
管静 《老年教育》2008,(7):42-42
当年,还差半学期高中毕业的时候,我因家境贫寒,退学参加了工作,“大学梦”因此破灭。转眼几十年过去,我退休了。孩子们都很懂事,让我操心的事情很少,我能做的就是搞好“后勤”工作——掌厨。可我天生不是这块料,总是“费力不讨好”,上哪去学习厨艺呢?我想,老年大学最合适了。于是,我走进了大同煤矿老年大学。  相似文献   
10.
管静 《东南传播》2018,(7):73-75
自媒体时代,网络流行语的全民参与、众声喧哗带来的是大众一次次的话语狂欢。网络流行语的变迁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是大众文化利用网络环境的自由、开放、多元等将传统的语言移植到网络平台上,而网络流行语的网络化加工、创造性继承、互动性传播也使得这种全新的文化比传统的大众文化更具备传播力、号召力。从符号学视角对网络流行语进行解读首先应该明确其概念,通过分析几个相类似的概念与网络流行语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防止概念混淆。网络流行语从小众文化群体走向大众文化群体是标出性的历史翻转,而翻转的背后是网络流行语对大众文化特征的逐渐继承。为了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大众对于网络流行语的心态和认知,本文从符号的伴随文本语境、编码方式、表达方式、解码方式、衍义方式五个角度解析网络流行语的大众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