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作文教学,于我来说,一直是个难题。2004年12月,在深圳福田观摩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的作文教学示范课,接触其"快乐大作文",眼前洞开作文教学新天地,即刻在教学中实践。后来,在研讨会上,在书籍中,在网络上……向于永正、李镇西、孙建锋、王崧舟、陈金才、管建刚等名家学习,或听其作文教学现场课,或阅其作文教学课堂实录,或读其有关作文教学书籍,学其作文教学方法,悟其作文教学理念,创新自我作文教学设计。逐渐,作文教学于我来说,亦易矣。  相似文献   
2.
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精彩、糟糕、誊写、湿润、出版、谨慎、一如既往、引入岐途。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3.了解课文内容 ,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4 .训练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的能力 ,发展学生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难点对“精彩极了”及“糟糕透了”两种完全不同评价的理解。教学准备1.预习。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 ,提出不懂的问题 ,查阅有关资料等。2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学生随教师书空或书写。2 .读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  相似文献   
3.
有感而发,“有感”就是有感受。 什么是“感受”?意项有两个:一是“受到,感染”;二是“体会,感想”。感受由“触”而产生,“触”包括和外界事物的外在接触,是“受到,感染”的体现;和自己内心与记忆的内在接触,是“体会,感想”的体现。所以,感受是外部情境与内心世界的核心介面,我们对外界所有的理解和认知,经验的累积,都是基于感受。  相似文献   
4.
一、激发对秋天的向往 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在他的眼里秋日比阳光明媚、万物更新的春天更美好。他对秋天真是情有独钟啊!现在正是秋季,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组秋景图。(出示秋景图片1:秋天的树林)怎么样?  相似文献   
5.
一、激发对秋天的向往 师:"自占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诗人刘禹锡的诗句,在他的眼里秋日比阳光明媚、万物更新的春天更美好.他对秋天真是情有独钟啊!现在正是秋季,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组秋景图.(出示秋景图片1:秋天的树林)怎么样?  相似文献   
6.
习作教学,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一直是教学难点。难在按照教材上的习作要求,指导了大半节课的时间,学生往往还是紧锁眉头,紧咬笔头,习作兴趣不浓,习作质量一般。于是,教师期待能有一种具有操作性的习作教学方法。尤其对于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如果掌握一种具有操作性的习作教学法,则更易走上习作教学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7.
正作文教学,于我来说,一直是个难题。2004年12月,在深圳福田观摩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的作文教学示范课,接触其"快乐大作文",眼前洞开作文教学新天地,即刻在教学中实践。后来,在研讨会上,在书籍中,在网络上……向于永正、李镇西、孙建锋、王崧舟、陈金才、管建刚等名家学习,或听其作文教学现场课,或阅其作文教学课堂实录,或读其有关作文教学书籍,学其作文教学方法,悟其作文教学理念,创新自我作文教学设计。逐渐,作文教学于我来说,亦易矣。向李白坚教授学习,实践"快乐大作文"——让孩子们有话可写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上读了吴忠 豪教授的论文《促进消极语言 向积极语言的转化》启发颇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于“积极语言”的理解及其内化与外化也想谈些粗浅认识及体验。 一、认识 什么是“消极语言”和“积极语言”吴教授在文中指出:“只能理解不会运用的语言称为‘消极语言’,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语言称为‘积极语言’”。 反观我们的教学, 注重的是词语的抄写、段落的背诵, 忽略的是句子的积累。与词语、段落相比,句子可当之无愧为“积极语言”。词语在小学阶段指的就是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要求学生抄写的往往就是由生字…  相似文献   
9.
(授课班级:深圳市新洲小学三(3)班)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百宝箱,同学们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板书:猜。老师捧起箱子摇了两下,里面发出了响声。)生:我猜是石头。生:羽毛球。生:铅笔。生:巧克力。生:我猜是书。师:……猜要有根据,下面我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摸一摸,再猜。谁来摸?(同学们积极举手。老师板书:摸)(一学生大约摸了半分钟。)师:说一说,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板书:说)生:这一个尖尖的,还有纸包着。师:再换一个摸一摸。生:这一个滑滑的,是正方形的,又有点儿像长方形。师:再抓一把感觉一下。生:好像形状是各种各样的。师:同学们有…  相似文献   
10.
习作教学,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一直是教学难点。难在按照教材上的习作要求,指导了大半节课的时间,学生往往还是紧锁眉头,紧咬笔头,习作兴趣不浓,习作质量一般。于是.教师期待能有一种具有操作性的习作教学方法。尤其对于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如果掌握一种具有操作性的习作教学法,则更易走上习作教学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