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历史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从一开始就蕴含着以构建人类新文明为指向而追求的价值取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秉持历史主动精神,以建设更加文明的现代中国为己任,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成功走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前途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为世界谋大同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使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从而在21世纪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果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既注重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注重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的运用,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应将高校学生与社会大众作为自身的出发点与归宿予以高度重视,与全员育人平台的搭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社会紧密相连,使理论研究、课堂教学与育人职责、社会需求紧密相连,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动社会进步中获得强有力的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发展支撑、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既要充分重视科研的重要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也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实现二者的双向互动。同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明确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职责,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2009年6月13日至15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第一次全体会议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教育部社科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部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21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级学科点负责人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而具备一定形式的客观载体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关键性的因素.高校大学生"红色社团"普遍具有坚定的政治性、鲜明的时代性、广泛的群众性、科学的实践性等特点和优势,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抗战胜利之初,除了既有的国共两党力量继续角逐,美苏两国逐渐通过"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深入干预中国内政;与此同时,以中国民主同盟为代表的中间势力迅速崛起,对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道出了全体中国人的共同理想,激发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心渴望和高涨热情。“中国梦”内涵丰富,体系宏大,在一定层面上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特征。文章尝试在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对“中国梦”进行内涵解读,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一步思考和明确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余年,最大的感受是,与其他专业课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以单纯地传授系统的知识为目标,而是以服务于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带有明显的直指学生内心、力求触动其灵魂为目标指向的。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评价标准,实际上不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所讲授的内容是否能够真正进学生的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