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多元智力理论对中职电类专业课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学校生源大部分是经过中考筛选后的落榜生,他们在传统智力评价中是失败者或者是亚失败者,所以他们的智力强项不在语言智力和数理智力这两种基本智力上。而电类专业课的理解是基于这两项智力之上的,所以学生普遍反映电类专业课难学、难懂,对电类专业课的兴趣不浓,实践也已证明如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多元智力理论的视角下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只有全面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广阔无垠的思维空间,才能使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章可循;只有重新构建全新的数学教学模式,才‘能使自主学习对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本文就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围绕中职<电工基础>教学,积极探索了几种教学方法:比喻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组员互动法、启发教学法.并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开发应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形成新的有别于普通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以教育部“四项改革”中的“强化职业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切实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以课程改革和开发为突破口,借鉴发达国家中职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最终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适合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式。这是每一所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十一五”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主动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观的需要,同时也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需要,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需要。目前在国际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根据能力观而开发的课程结构模式:一、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美国能力标准的开发多采用这一模式,其能力标准来自对优秀从业者素质的鉴别。在课程上,多为开发一些普适性的课程模块。教学中,注意系统性与整体性,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在工作现场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二、以职业任务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加拿大、德国...  相似文献   
5.
纪姝 《考试周刊》2009,(48):175-175
根据江苏省对口单招考试大纲,《电工基础》课程相关知识是电子电工专业、机电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必考的科目.在专业综合理论考试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电工基础》课程中的“习题意识”是学生巩固知识、活化知识、加深理解、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本文具体阐述了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渗透“习题意识”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