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缪金龙 《成才之路》2012,(23):45-45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评价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更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抓手,同时也是指引教师课堂教学改进方向的重要标尺。而对于数学课堂而言,其本质属性注定了数学课堂应该具有浓厚的数学味。所以,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更应该针对于数学课堂情境的创设、教师课程流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老师,你看,这个拼音她就读不好,我想请您教教她。”一天放学后,孩子家长拉住我急切地说着,一边的孩子手上捧着一年级的语文教材,泪汪汪的。“其实没关系的,她才五岁。”我说。“怎么没关系?她班里的好多同学都读得很好了,再不读,她可就要输在起跑线上了!”看着家长和孩子一脸的愁容,我心里也真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3.
“芸芸,考了几分?”同事的女儿芸芸本学期从外校转来读二年级,聪明活泼,嘴很甜,真是人见人爱,我们都喜欢与她聊天。  相似文献   
4.
按新课标编写的《品德与社会》教材,符合学生的天性,用学生的眼光来精选图片,用学生的口吻配以简洁的文字,吸引了他们的眼球,所以同学们对手头的品德教材情有独钟。但教材中的范例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不一定适合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学生。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再创造,活用教材,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不断  相似文献   
5.
按新课标编写的《品德与社会》教材,符合学生的天性,用学生的眼光来精选图片,用学生的口吻配以简洁的文字,吸引了他们的眼球,所以同学们对手头的品德教材情有独钟.但教材中的范例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不一定适合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学生.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再创造,活用教材,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不断地产生共鸣,与学生真实的生活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而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学生的道德品行的养成与体现同样应该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实现。实践证明,通过创设适宜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是品德课程淡化教育痕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此,笔者在《不平静的世界》中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反差情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缪金龙 《教育文汇》2010,(12):45-45
前些天我带女儿回乡下,中巴车上人特多,好不容易轮到我们坐下。一会儿上来一位老奶奶,看样子已有七十多岁了,手上还拎着一个挺沉的篮子。我便站起来给这位奶奶让座。“不了,我很快就到的。”老奶奶客气地让着。“我和女儿挤一下就是了。”老奶奶说声“谢谢”便坐下了。女儿站起来靠着我,突然笑着轻声地对我说:“爸爸,你有进步了。”  相似文献   
8.
很多教师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教学,课堂上精彩纷呈,学生表现出色。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说得非常动听,甚至催人泪下,但一下课就会变了样。课堂上的所说所思所感到课外已没有了影,出了校门更是大变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究其原因是以语言为主导的群体性的课堂教育环境与学生个性化的现实生活还是脱节得较严重。在课堂上虽实施生活化策略,但毕竟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生活”层面,在学生的潜意识里还是认为这是在上课,与真正的、真实的生活差距很大。因此,当我们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务必要设计好学生课下的生活,让真实的生活与课堂保持一致。笔者在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诚信真可贵》的课后采用“合纵连横”策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