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
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本次专业目录的修订原则是科学、规范、拓宽,专业总数由1993年专业目录的504种减至249种。原目录中的电工类和电子与信息类合并为电气信息类。原电工类有5个专业,电子与信息类有14个专业,共计19个专业,现合并为7个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同时公布的“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又将上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部分)二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逐渐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现代授课模式。为提升电路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为基本原则,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实验参与度为主要目标,以建设线上课程资源、搭建实验教学平台、优化考评方式等为主要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达到了激发学生活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老化的半衰期越来越短。工程专门人才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在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将有一部分陈旧过时。因此,除在高等工业学校中要加强相对稳定的科学基础教学并不断更新内容外,一劳永逸的“一次性教育”已经过时,“终身教育”正取而代之。继续工程教育就是工程教育终身化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但我国在这方面还很薄弱。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电工类工程科技人才的现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探讨如何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继续工程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发展对工…  相似文献   
4.
过去,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单科性、行业性的,学科的专业面很窄,学生毕业后只能在很有限的领域内发挥才干。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济增加方式从粗放型经营转向集约型经营,这必将导致社会对各类人才数量、质量的需求发生重大改变,高等工程教育要与经济建设相适应,改革势在必行。一、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引导性专业目录中,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大体上覆盖了1993年专业目录中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技术、工业自动化等专业。新专业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5.
1996年,“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启动。1997年4月,在西安交大召开了由西安交大、武汉水利电力大学、重庆大学共同组织的“面向21世纪电气信息类(电工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研讨会,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的代表交流了各校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情况,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随着教改研究与实践的继续深入,我校对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了新的认识和举措,与1997年的课程设置方案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动。当然,这依然是一个初步方案。我们认为,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罗先觉 《科学学研究》2019,37(2):193-195
科学性是现代立法的基本属性之一。经考察发达国家立法实践发现,为实现立法的科学性,科技界建制化参与立法已成趋势。而我国科技界建制化参与立法的制度保障明显不足,并进而导致立法过程的科技论证与支撑不足、立法对科技迅速发展的挑战应对不足等问题。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立足国情,为科技界建制化参与立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科技界与立法机关的常态化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