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曾祺的小说在内容上接近生活原貌,在结构上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着重于意境的创造和气氛的渲染;评议清新朴实、自然简洁,呈现出明显的散文化倾向。  相似文献   
2.
文章抓住汪曾祺小说的特点--"散"来阐释他的创作个性和风格,展示了汪曾祺小说的艺术追求和美学质素.  相似文献   
3.
4.
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生命与荆楚文化保持着血缘般的亲密关系。荆楚文化以其丰富的哲理内涵,影响着中国现代作家文化思想及其审美观念的形成;中国现代作家在用身心解读荆楚文化经典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出传统文化中的深层内蕴;荆楚文化的艺术精神影响着中国现代作家的艺术创造,他们的文学生命中有着浓重的荆楚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5.
6.
闻一多的诗歌创作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品格 ,其总体构成有三个基本要素 :浓重的祖国情结和沉郁的民族意识 ;厚传统而不薄现代、亲本土而不疏异域的开放性的文化精神 ;“用人民的形式 ,喊出人民的愤怒” ,使“行义”与“文采”充分人民化的艺术内质。  相似文献   
7.
熊召政的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在精心梳理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艺术的创造性想象,以生动的笔墨勾画出万历新政的历史画卷,着意刻画了“宰相之杰”张居正的形象。因为它历史场景铺展的宏大,也因为它历史人物塑造的鲜活,在出版后的一段时间里,文坛对其有了格外的关注。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公木的军旅歌词,似一首首摐金伐鼓式的战斗进行曲,激越悲壮,雄浑威严。诗人用歌诗与历史和时代共舞,唱颂着人民军队的雄壮美、崇高美,豁显出中华民族卓然独立的风骨。形象鲜明,节奏铿锵,语言明快,气势宏伟是其风格。  相似文献   
9.
余上沅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戏剧,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产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针对"五四""问题剧"只见问题不见戏剧的缺憾,余上沅极力强调戏剧的审美本质是艺术,戏剧应该艺术化地表现人生。在20世纪初期戏剧界对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片否定声中,余上沅通过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辨析出传统戏曲"写意化"、"程式化"的审美特征,充分肯定"旧剧"的审美价值。余上沅首倡并积极推动"国剧运动",为建设中西戏剧艺术交融的现代民族剧做出了巨大努力。以国立剧专为舞台,余上沅倾心于戏剧教育事业,为现代戏剧的发展聚集、培养了大批人才。  相似文献   
10.
曹禺以其戏剧语言的抒情性构筑着他剧作诗的大厦,在心理语言和抒情独白中渗透人物的所思所感;在意境的营养造之中演染情气氛;调动多重语言技法增强剧作的诗意之美,是他戏剧语言抒情性的显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