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当前企业对数控人才需求现状,通过传统教学方法已很难达到需求。本文在数控加工技术教学中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法,该方法能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掌握数控技能。  相似文献   
2.
阿多诺将非同一性哲学思想贯穿于其批判物化现实的美学理论中。在突破观念论美学、考察艺术作品的真理性内容时,他着重阐释了真理性内容与哲学、抽象同一性与具体非同一性的关系问题,并表明艺术作品的真理性内容不同于哲学认识论所追求的形而上学真理。在批判介入艺术直接性的同时,阿多诺认为艺术能够通过模仿相对独立地介入社会,这是艺术获得真理性内容的前提。借助审美形式这一中介,阿多诺思考了艺术作品克服物化现实的可能性,并基于艺术与社会的非同一性关系,赋予艺术作品一种解放意图。  相似文献   
3.
通过深入解读《论历史概念》(包括"补遗")这部作品,力图挖掘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思考历史的独特方式:一种基于辩证意象的理解。而且,本雅明的思想正是在这种辩证意象式的历史哲学中发生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弥塞亚(救世)主义的"相遇"与交织。实际上,在笔者看来,这一"相遇"正是出自思想家本人对激进革命的承诺与期待。此外,本雅明在这种历史的辩证意象语境下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发,也是本文着力考察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从奥斯维辛出发展开其道德哲学的思考。无疑,"奥斯维辛"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灾难性时刻,而"奥斯维辛之后是否能够被允许继续生活"则是阿多诺道德沉思的主题。文章从阿多诺"清理过去意味着什么"(1959/1962)一文出发,从星丛式历史观和与遗忘作斗争的启蒙观入手,阐发阿多诺对法西斯主义的历史性分析及其启蒙诉求。在阿多诺看来,只有重振主体性进而塑造一种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独立自主的成熟个体,才能使奥斯维辛永不重现。  相似文献   
5.
针对南方地区阳光照射时间及规律,而使用一种透明波纹瓦来达到采光的目的,从而利用自然阳光照射的原理,为室内提供较好的采光条件,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本地安全策略,对CAD/CAM机房的多个用户帐户进行计算机文件系统中文件和目录的读写、访问权限设置,从而实现机房管理员对CAD/CAM机房的绝对控制,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由于误操作或故意破坏而导致机房系统崩溃等现象,有效地保证了CAD/CAM机房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代表,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直指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艺术领域的虚假与欺骗特性.在《文化批评与社会》《自由时间》等二战后发表的多篇文稿中,阿多诺在文化工业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了自由时间与闲暇时间,并认为被文化工业组织好的自由是一种强迫性的自由,人们在这种强迫性自由中的活动不过是虚假活动.换言之,单纯的闲暇时间并非真正的自由时间.事实上,由文化工业批判到社会历史批判是阿多诺非同一性哲学思考的一条明确路径,他对自由时间的思考同样意在克服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异化状况.  相似文献   
8.
康德的道德哲学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在笔者看来,德性至上是康德人学思想的核心。从源于实践理性的自律出发,康德将德性、实践理性与意志自由有机统一,并为每一个有理性者提出了"以人性为目的"这一道德实践意义上的绝对律令。因此,强调德性至上的康德人学,其基础是实践理性,其目的则是人类自由,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人)由此成为道德王国的自我决断者。在这一意义上,康德人学正是西方启蒙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9.
罗松涛 《大众科技》2014,(7):252-253
依法治国,早已作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列入我国的宪法。但是,关于中国的法治内涵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治"传统,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发源土壤。而由西方引进而来的法治如何在我国的本土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对法治的认识,实际上也是对我国当前国家治理的一种新的认识。就此,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行简要梳理,并就我国的法治特色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0.
罗松涛 《大众科技》2014,(5):172-174
2011年5月1日开始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把"扒窃"纳入到其规范之中,体现了我国刑法的进步性,但是由于缺乏对"扒窃"具体含义、边界范围等的解释,在其适用的过程中引起了强烈的争议。文章通过对"扒窃"中的"公共场所"、"随身携带的财物"等几个问题的解释,提出了浅薄的理解和看法,希望能够对"扒窃"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