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 教育学生是一项艰巨的灵魂、品格的塑造工程,应该象斯大林说的那样:“要小心翼翼地培养人,就象园丁载培心爱的花朵那样”。难怪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把班主任称作“班妈妈”。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班主任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我们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学校教育永恒的课题.笔者不遗余力,按《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德育工作要求,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努力探讨在改革、发展、稳定新形势下,意识化、常规化、系列化,努力搞好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旨在培育更多合格的跨世纪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作文指导四川/罗益中杨旭东难点指津前几个单元虽然已经进行了说明文写作的各种单项训练,但应用性说明文的写作仍有一定难度:难在它是前几个单元单项练习的综合训练,难在它较之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而有其独特之处,难在同学们手中占有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校长寄语语文是学习的基础,学生学好语文对学好各科知识,对广泛吸收各种知识,对将来成才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学好语文除课堂学习外,课外还须广泛阅读,如阅读各种优秀的报刊,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语文世界》就是能起这种作用的一种刊物──你可以漫步“阅读青草地”,感受新世纪清新自由的空气;你可以透析“七彩阳光雨”,拓展色彩斑斓的语文视野;你可以迈入“写作俱乐部”,展示横溢的写作才华;你可以走进“能力操练场”,磨砺意志,增强才智。愿我们携手并进,共助学生学好语文,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强素质,在新世…  相似文献   
5.
《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依据和指南。就怎样贯彻实施《大钢》、《规范》问题我们年级组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据说,某学生作文,喜欢用“而”字却又用得不恰当,于是,老师给他写了一则评语:“不‘而’而‘而’,‘而’而不‘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另一位学生写日记:“天亮了,起床了,吃饭了。上学了,下课了,放学了。回家了,吃饭了,睡觉了……”针对这篇日记,老师给他的评语是:“该用‘了’不用‘了’,不该用‘了’尽是‘了’;‘了’字用得太多了,希望以后少用‘了’!”两则评语运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幽默委婉地批评了学生滥用“而”和“了”的错误方法。笔者无暇考证这两则评语的真伪,但却从中悟出一个道理,那…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未来事业,今天的教育是为明天培养人才的。今天的中学生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培养其自理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在当代学生中,有相当部分自理能力太差。曾有过这样的报道:×××学生成绩优异,出国留学之前觉得自己缺乏自理生活的能力,患了“出国恐惧症”,最终放弃了这为人渴羡的深造良机。  相似文献   
8.
分号用法摭谈四川/罗益中义务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标点符号用法(节选)》一文中,对于分号的用法有这样的解说: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主要用来隔开并列的分句。……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分...  相似文献   
9.
仿写例谈     
所谓仿写,就是仿照例句另写一句或几句话,就这么简单。不过细究起来,这当中还是大有学问的。说它简单,是因为我们小时候就在“模仿”,仿照大人的语言、动作、表情,乃至做事,“模仿”使我们成长起来。进学校读书后,我们不仅“模仿”老师的言行,而且还要仿照所学的课文练习写话、  相似文献   
10.
《蜘蛛》     
自读导言我们在第二、三册的学习中,接触了莺、蜜蜂、猫、斑羚、鹰、鹤等动物,了解了有关它们的知识。今天我们学习《蜘蛛》一文,看看这种为大家所熟悉的小昆虫,在作者笔下究竟是什么样的,同时试加以比较,看看本文在写法上和前面所学过的那些文章有何异同。生活中我们没少见过蜘蛛,但是我们可能没有像作者那样认真地观察它,研究它吧。因此学习本文,不光要了解我们的老相识———蜘蛛的习性、特征、用途,更重要的是学习作者对待事物的方法、态度,养成认真观察、研究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并且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把它介绍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